[实用新型]自动离合滑行节油器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144288.1 | 申请日: | 2011-05-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181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 发明(设计)人: | 马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建明 |
| 主分类号: | F16D41/00 | 分类号: | F16D41/00 |
| 代理公司: | 南阳市智博维创专利事务所 41115 | 代理人: | 杨士钧 |
| 地址: | 473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离合 滑行 节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动车节油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自动离合滑行节油器。
背景技术
利用车辆行驶的惯性滑行,这是公认的最有效的节油方法之一。“中速滑行”,“以滑代刹”在驾驶员中已深入人心,无可置疑,但目前车辆滑行要通过操纵离合器或拨空挡实现。反反复复,无形中增加了驾驶员的劳动强度,而且由于操纵过程繁琐,多数滑行机会没有充分利用,无法得到较佳的节油效果。究其原因,现有的机动车辆靠驾驶员主观因素节油。驾驶员为节省油料,必须频繁踩离合和/或拨空挡,利用节油路况来进行节油,操作繁琐,长途驱车易驾驶疲劳,节油效果因人而异,节油效果并不理想。
发明内容
发明人在长期的机动车驾驶和维修中发现了上述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自动离合滑行节油器,其结构包括棘轮机构、离合器片;所述棘轮机构采用内啮合棘轮机构,内啮合棘轮机构包括内齿槽棘轮、棘爪盘、棘爪,端盖;所述内齿槽棘轮的外缘与离合器片内缘紧固连接;所述端盖包括端盖一和端盖二,端盖一与端盖二分别盖合在所述内齿槽棘轮的两侧,端盖边沿与所述棘轮的边沿轴承连接;在所述棘爪盘中心设有花键孔,在所述端盖中心设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发动机压盘与变速箱第一轴之间,在车速高于发动机相对转速时(例如:下坡道行驶),本实用新型可自动进入节油工位—棘轮机构做超越运动。在需要机动车滑行前进时,只需要松开油门即可进入节油工位。相对于现有的机动车通过拨空挡,松油门踩离合的操作,加装本实用新型后的车辆,在节油操作上更为简单、实用,对路况的适应性更强,节油效果大大提高,经试验节油为15%—25%左右;另外,本实用新型在进入节油工位后,发动机输出轴与变速箱第一轴处于“分离”状态,相对于现有机动车,变速箱将不会带动发动机做无功运动,降低了发动机的无功运转,从而减少了发动机的磨损和无燃排放。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节油效果明显,适合各种车型安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自动离合滑行节油器的实施例,其结构包括棘轮机构、离合器片1;所述棘轮机构采用内啮合棘轮机构2,由内齿槽棘轮2.1、棘爪盘2.2、棘爪2.3,端盖组成;所述内齿槽棘轮2.1的外缘与离合器片1内缘紧固连接;所述端盖包括端盖一2.4和端盖二2.5,端盖一2.4与端盖二2.5分别盖合在所述内齿槽棘轮2.1的两侧,端盖2.4,2.5边沿与所述内齿槽棘轮2.1的边沿轴承连接;在所述棘爪盘2.2中心设有花键孔3,在所述端盖2.4,2.5中心设安装孔4。
所述轴承连接采用滚动轴承连接,所述内齿槽棘轮2.1作为外圈,所述端盖2.4,2.5作为内圈,在其之间设置滚动体。
安装时,采用现有的离合器片的安装方法,将原车的离合器片更换为本新型产品,其中棘爪盘2.2的花键孔3、端盖2.4,2.5的安装孔4套在变速箱第一轴上并与之通过键固定连接。
扭矩传递路径:发动机输出轴—离合器片1—内齿槽棘轮2.1—棘爪盘2.2—变速箱第一轴;
工作原理,驾驶员需要机动车滑行行驶时,只需抬起油门,此时,发动机输出轴转速降低较快,变速箱第一轴转速降低较慢,棘爪2.3从内齿槽棘轮2.1的齿槽中滑出,产生“踩离合”效果,机动车靠惯性向前继续行驶,需要机动车提速时,再次踩下油门,发动机输出轴转速升高,棘爪2.3插入内齿槽棘轮2.1的齿槽中,机动车提速。
节油原理,在车速高于发动机相对转速时(例如:下坡道行驶、减速行驶),也就是说发动机输出轴转速低于变速箱第一轴转速的情况,此时,本实用新型即可自动进入节油工位—内啮合棘轮机构2做超越运动。在需要机动车滑行前进时,只需要松开油门即可进入节油工位。相对于现有的机动车通过拨空挡,松油门踩离合的操作,加装本实用新型后的车辆,在节油操作上更为简单、实用,对路况的适应性更强,经测试改进后的机动车的节油形程占总形程的比例相对于现有机动车大大提高,节油效果明显提高,经试验节油为15%—25%左右;另外,本实用新型在进入节油工位后,发动机输出轴与变速箱第一轴处于“分离”状态,变速箱将不会带动发动机做无功运动,降低了发动机的无功运转,从而减少了发动机的磨损和无燃排放。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节油效果明显,适合各种车型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建明,未经马建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442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材料弹簧片
- 下一篇:一种风扇壳体装配定位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