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电动助力转向器的蜗杆齿形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44064.0 | 申请日: | 2011-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006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陈崇宾;孙献中;田勇;王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豫北(新乡)汽车动力转向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5/08 | 分类号: | F16H55/08;B62D3/04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梁瑞林 |
地址: | 453003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电动 助力 转向器 蜗杆 齿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电动助力转向器(EPS)技术,涉及对汽车电动助力转向器蜗杆齿形的改进。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电动助力转向器采用蜗轮蜗杆减速机构,通过选用特殊的尼龙合金作为蜗轮材料来提高润滑性能和增大其耐磨性。蜗轮蜗杆的啮合率较高,一般有两个或三个齿啮合,由于尼龙合金相对金属蜗杆较软,在受到较大载荷时将发生弹性变形,可能导致蜗轮蜗杆啮合位置发生变化产生干涉进而导致啮合传动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汽车电动助力转向器的蜗杆齿形,以降低或避免蜗轮蜗杆啮合时发生干涉的现象,保证蜗轮蜗杆啮合传动的平稳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电动助力转向器的蜗杆齿形,其特征在于,蜗杆齿形为下述齿形其中之一:
(1)蜗杆的法向齿形为:从节圆1与齿形轮廓线的交点A到齿形轮廓线与齿根圆的交点C之间的齿形下轮廓线3为直线段,从节圆1与齿形轮廓线的交点A到齿形轮廓线与齿顶圆的交点B之间的齿形上轮廓线2为圆弧线,该上轮廓线2的圆弧半径R=0.9d~1.1d,d为节圆直径,在交点A处,下轮廓线3的切线与上轮廓线2的切线共线;
(2)蜗杆的端面齿形为:从节圆1与齿形轮廓线的交点A到齿形轮廓线与齿根圆的交点C之间的齿形下轮廓线3为渐开线,从节圆1与齿形轮廓线的交点A到齿形轮廓线与齿顶圆的交点B之间的齿形上轮廓线2为圆弧线,该上轮廓线2的圆弧半径R=0.9d~1.1d,d为节圆直径,在交点A处,下轮廓线3的切线与上轮廓线2的切线共线。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提出一种优化的汽车电动助力转向器的蜗杆齿形,降低或避免了蜗轮蜗杆啮合时发生干涉的现象,保证了蜗轮蜗杆啮合传动的平稳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齿形示意图。图中的虚线表示采用正常蜗杆齿形的 加工方法加工出正常齿形即直线、渐开线或阿基米德螺旋线齿形后的齿形轮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一种汽车电动助力转向器的蜗杆齿形,其特征在于,蜗杆齿形为下述齿形其中之一:
(1)蜗杆的法向齿形为:从节圆1与齿形轮廓线的交点A到齿形轮廓线与齿根圆的交点C之间的齿形下轮廓线3为直线段,从节圆1与齿形轮廓线的交点A到齿形轮廓线与齿顶圆的交点B之间的齿形上轮廓线2为圆弧线,该上轮廓线2的圆弧半径R=0.9d~1.1d,d为节圆直径,在交点A处,下轮廓线3的切线与上轮廓线2的切线共线。
(2)蜗杆的端面齿形为:从节圆1与齿形轮廓线的交点A到齿形轮廓线与齿根圆的交点C之间的齿形下轮廓线3为渐开线,从节圆1与齿形轮廓线的交点A到齿形轮廓线与齿顶圆的交点B之间的齿形上轮廓线2为圆弧线,该上轮廓线2的圆弧半径R=0.9d~1.1d,d为节圆直径,在交点A处,下轮廓线3的切线与上轮廓线2的切线共线。
(3)蜗杆的端面齿形为:从节圆1与齿形轮廓线的交点A到齿形轮廓线与齿根圆的交点C之间的齿形下轮廓线3为阿基米德螺旋线,从节圆1与齿形轮廓线的交点A到齿形轮廓线与齿顶圆的交点B之间的齿形上轮廓线2为圆弧线,该上轮廓线2的圆弧半径R=0.9d~1.1d,d为节圆直径,在交点A处,下轮廓线3的切线与圆弧线2的切线共线。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蜗轮蜗杆啮合传动过程中,在较大扭转力的作用下,蜗轮会发生弹性变形,致使其啮合间隙变小甚至发生干涉。现在,由于蜗杆齿顶部分进行了磨削,能够补偿一部分间隙。使得蜗轮蜗杆能够正常的啮合传动,保证了传动的的平稳性。
本实用新型的加工过程是:该齿形的加工方法为:首先,采用正常蜗杆齿形的加工方法加工出正常齿形即直线、渐开线或阿基米德螺旋线齿形的蜗杆,其次,在蜗杆齿形精磨过程中,把蜗杆节圆到齿顶部分的齿形磨削成一段圆弧形状的齿形。
实施例1
蜗杆的法向齿形为:从节圆1与齿形轮廓线的交点A到齿形轮廓线与齿根圆的交点C之间的齿形下轮廓线3为直线段,从节圆1与齿形轮廓线的交点A到齿形轮廓线与齿顶圆的交点B之间的齿形上轮廓线2为圆弧线,模数 为m=2.0,节圆直径d=11.7mm,R=11.7mm。
实施例2
蜗杆的端面齿形为:从节圆1与齿形轮廓线的交点A到齿形轮廓线与齿根圆的交点C之间的齿形下轮廓线3为渐开线,从节圆1与齿形轮廓线的交点A到齿形轮廓线与齿顶圆的交点B之间的齿形上轮廓线2为圆弧线,模数为m=2.44mm,节圆直径d=14.66mm,R=14.7mm。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豫北(新乡)汽车动力转向器有限公司,未经豫北(新乡)汽车动力转向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440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