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硬币携带及存储胶套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43564.2 | 申请日: | 2011-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66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李玲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玲义 |
主分类号: | B65D85/58 | 分类号: | B65D85/58;B65D25/54;B65D1/42;B65D1/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044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硬币 携带 存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活日用品,更准确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硬币整理、清点、携带及存储的胶套。
背景技术
在已知技术中,银行常规用纸张包装硬币,该方法是将固定数量的硬币整齐的排列后,用手指适当压挤硬币的同时用纸张进行滚卷,然后将两端向内曲叠,这种方法需要有一定的经验。造币厂常规用纸筒来包装硬币,该方法的纸筒高度虽能保证硬币的固定装载数量,但纸筒包装不足之处一是容易受潮,二是占用大量的空间,三是成本太高。市面上流通的硬币百姓通常使用硬币筒,该方法所承装的硬币只能一个一个的使用,不便把随身的硬币一起使用,而且空的硬币筒一直要随身携带。
中国专利2008100194.4、03284241.4、9923033.8等专利申请所提出的装置都有一定用途,这些方案都能解决硬币的整理、清点、携带及使用方便的问题。但同时存在内装的硬币不透明,不易观察到筒内硬币周边的花纹圆案、厚薄及不利辨别硬币的真假,且要面对多次重复拆包、清点及再包装的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易观察到筒内硬币,不利辨别硬币真假,且要面对多次重复拆包、清点等问题,提出一种硬币携带及存储胶套。
本发明提出的硬币携带及存储胶套,它是按照硬币的大小,用半透明弹性薄膜制成锥形筒状套;锥形筒状套下端口直径小于上端口直径,在锥形筒状套上端口和下端口各有卷边;筒状套的外壁有不规则的加强筋或颗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第一,能使硬币的包装、整理、清点透明可视;第二,硬币可视的透明排列有利于辨别硬币的币值及其真伪;第三,便于使用携带及节省空间;第四,从而提高硬币在各种交易中的周转流通速度;第五,节省包装和流通成本。
附图说明
图1硬币携带及存储胶套第一种实施例示意图
图2硬币携带及存储胶套第二种实施例示意图
图3硬币携带及存储胶套使用状态示意图
其中:1.上端口2.锥形筒状套3.下端口4.卷边5.加强筋6.颗粒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本发明硬币携带及存储胶套,它是由半透明弹性薄膜制作,存储胶套的上端口1及存储硬币的锥形筒状套2高度按照硬币的大小确定,下端口3约是上端口的3/4大小,上下端口均有卷边4,上端口1是装载硬币的通道,下端口在硬币使用时可以挤推,卷边4加固了硬币进出口的张力。筒状套外壁设有不规则的加强筋5或颗粒6,防止滚动和流通过程中的碰撞。
图3是本发明已装进硬币时的情况,它可以清楚地看到胶套内硬币周边的花纹圆案、厚薄,便于辨别硬币真假和清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玲义,未经李玲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435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转式智能微电脑垃圾桶
- 下一篇:一种新型陈列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