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润滑泵用卸压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142813.6 | 申请日: | 2011-05-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079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2 |
| 发明(设计)人: | 姚燕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谷(佛山)汽车润滑系统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N23/00 | 分类号: | F16N23/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1 | 代理人: | 张文雄 |
| 地址: | 528061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润滑 泵用卸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润滑泵用卸压装置,是一种润滑油分配器的辅助装置,可用于汽车润滑系统。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容积式润滑油分配器以其可靠性高、排油精确、成本低和对润滑泵及管路系统压力要求不高而在润滑技术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保证容积式润滑油分配器正常工作,要求润滑泵运转结束后,主油路近分油器油压必须完全卸掉,分油器才能向各润滑点供油。因此,在这种结构中,油箱内泵出油口处设置有一个卸荷阀,润滑泵停止运行后,卸压口自动打开,主管路油液自动流回邮箱,最终使主油路近分油器组处油压卸掉。市场上常用的卸荷阀,在管路较短且在温带地区使用可以起到较好的作用,但是润滑往往应用粘稠油脂作润滑介质,且常常面临长距离管路输送和高寒环境条件,这种情况下,位于主管路最末端的分油器就会因为主管路卸压不彻底而无法工作,这就使得容积式润滑油分配器在汽车行业中的应用受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成本较低、使用方便的润滑泵用卸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采取以下技术方案达到:
润滑泵用卸压装置,其特征是:包括阀体和回油口接头,在阀体的底部设有进油口,在阀体的顶端设有内螺纹的开口,回油口接头设有阀体的内螺纹;回油口接头设有轴向回油通道,所述轴向回油通道伸入阀体的内腔中,在回油通道内设有弹性结构和浮球,弹性结构和浮球保持常态接触,在常态情况下浮球封堵住回油通道;回油通道的末端形成回油出口;在阀体的内腔靠近进油口处设有伞形阀,在阀体的内腔壁设有出油回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达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案是:在阀体与回油口接头的连接处可以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由耐油橡胶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案是:所述弹性结构可以由压缩弹簧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案是:由弹性结构与浮球活动连接形成可阻断油路的密封机构。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置在润滑泵内,由于设置了回油通道,在润滑泵停止工作时,可以卸掉润滑泵内的压力或油路系统内部压力,因此,能彻底卸压而不会出现润滑油渗漏的问题,具有保障润滑系统正常供油,经久耐用的有益效果。
2、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效率高,性能好的优点,而且使用维修方便,适用范围广泛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阀体,2-回油口接头,3-弹性结构,4-进油口,5-出油回路,6-伞型阀,7-回油通道,8-回油出口,9-浮球,10-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例1:
图1和图2构成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1。
参照图1,本实施例包括阀体1和回油口接头2,在阀体的底部设有进油口4,在阀体1的顶端设有内螺纹的开口,回油口接头2设有阀体的内螺纹;回油口接头2设有轴向回油通道7,所述轴向回油通道7伸入阀体1的内腔中,在回油通道7内设有弹性结构3和浮球9,弹性结构3和浮球9保持常态接触,在常态情况下浮球3封堵住回油通道7;回油通道的末端形成回油出口8;在阀体1的内腔靠近进油口4处设有伞形阀6,在阀体1的内腔壁设有出油回路5。
本实施例中,在阀体1与回油口接头2的连接处可以设有密封圈10,所述密封圈10由耐油橡胶制成。所述阀体1可以外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为直流减速电机。所述弹性结构3可以由压缩弹簧构成。由弹性结构3与浮球9活动连接形成可阻断油路的密封机构。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实际应用时,将本实施例所述的卸压装置内置在润滑泵中,将进油口4连接润滑泵的出油端口,将回油出口8连接润滑泵的润滑油输入端口。
当润滑泵开始供油,润滑油从进油口4进入,推动伞型阀芯6堵住回油口接头2的轴向回油通道7的进油口,回油通道7的进油口封闭,润滑油从出油回路5流出,即在润滑泵的油压作用下通过出油回路5向润滑点供油。
当润滑泵停止工作后,来自进油口4的油压消失,出油回路5的润滑油回流,伞型阀6在回油压力下复位,回油通道7的进油口开启,回流的润滑油从回油通道7的进油口进入,通过浮球9挤压弹性结构3(压缩弹簧),所述弹性结构3回缩,浮球9离开回油通道7的出油口,使滞留在润滑泵内的润滑油从回油出口8排出,完成卸压。卸压完成后,浮球9在弹性结构3的作用下会迅速复位,将回油通道再次密封,不会让空气进入润滑系统油路。
其他具体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谷(佛山)汽车润滑系统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河谷(佛山)汽车润滑系统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428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圆筒形煤气柜密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高度和仰角的电视支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