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硅胶模具自动排气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42544.3 | 申请日: | 2011-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25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吴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方振塑胶电子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10 | 分类号: | B29C3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硅胶 模具 自动 排气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硅胶模具自动排气结构涉及模具排气结构,尤其是可自动调节的模具排气结构。
背景技术
在硅胶成型过程中,型腔内的物料会产生一定量的气体,这些气体如果不能顺利排出,或者排出时机不当,会在制品上形成气孔、或者制品的表面轮廓不清、或者制品的表面凹凸不平,甚至影响制品的强度等力学性能,严重时甚至会因为压缩气体所产生的高温将制品烧焦,造成不应有的产品质量问题。所以在硅胶模具的设计中或者成型设备的设计中排气结构方案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现有情况下,一般是利用硅胶模具分型面之间的间隙自然排气,但是这种结构的排气方式不适于硅胶制品在成型过程中气体较多时的情况。也不能根据物料的种类或者制品的性能要求选择排气时机或者调整排气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对硅胶模具的改造,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可根据成型过程中的实际情况选择排气时机或者调整排气量,实现硅胶模具的自动排气。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硅胶模具自动排气结构,包括上模1、下模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模2上有一气门孔21,所述气门孔21包括气门弹簧仓211和气门导管212和气门座213,在所述气门弹簧仓211内有气门弹簧22和气门弹簧座24,气门杆23穿过所述气门座213、气门导管212与所述气门弹簧座24固定连接。
上述的硅胶模具自动排气结构,所述气门杆23与所述气门弹簧座24螺纹连接。
上述的硅胶模具自动排气结构,所述可移动气门弹簧座24有通气孔。
采用上述结构,利用气门的原理,可根据成型过程中的实际情况选择排气时机或者调整排气量,实现硅胶模具的自动排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硅胶模具自动排气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硅胶模具自动排气结构实施例,包括上模1、下模2,在分型面3下、所述下模2上有一气门孔21,所述气门孔21包括依次排列的气门弹簧仓211和气门导管212和气门座213,在所述气门弹簧仓211内有气门弹簧22和可移动气门弹簧座24,气门杆23穿过所述气门座213、气门导管212与所述气门弹簧座24固定连接。如此,上模1在下压与下模2合模过程中,上模1会下压可移动气门弹簧座24,可移动气门弹簧座24带动气门杆23下移,气门打开,气体从气门孔21中排出。
进一步的方式,所述气门杆23与所述气门弹簧座24螺纹连接。选择更换大小不同的可移动气门弹簧座24即可调整其向下位移距离,从而可实现调整不同的气体排出量和气体排出时机,实现硅胶模具的自动排气。
更进一步的方式,所述可移动气门弹簧座24有通气孔,可利于在成型过程中气量产生较大的情况下充分排气,保证硅胶制品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方振塑胶电子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方振塑胶电子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425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