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穴蘑菇丛针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142176.2 | 申请日: | 2011-05-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631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06 |
| 发明(设计)人: | 吕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坤 |
| 主分类号: | A61H39/04 | 分类号: | A61H39/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3000 山东省德州***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蘑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医医疗针具,特别涉及一种可按压在人体穴位上的,由19只单体为半圆头蘑菇型不锈钢针钉,垂直固定在圆形针盘上构成压穴蘑菇丛针针体,以及将压穴蘑菇丛针针体绑扎在人体穴位上的绑扎松紧带,就构成了压穴蘑菇丛针装置。能方便有效的对穴位及穴位所在区域的皮肤、肌肉、神经、经络施以较长时间的按压刺激,以类似中医按摩刺激的形式实现类似传统中医针灸针针刺治疗的作用,从而达到疏通人体经络,激发和调动人体自身的自愈功能,改善症状和治疗疾病的目的。本发明是大众化的针具,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最适于家庭和个人应用。在此处键入技术领域描述段落。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以经络理论为依据的国粹中医针灸疗法中的针刺疗法、艾灸疗法及中医按摩疗法,主要都是以刺激经络穴位来达到疏通经络治疗疾病的目的。这些疗法的神奇效果是无庸置疑的,但是传统针灸针针刺疗法其所用针具,不能够让具有一般经络穴位知识的人员应用、不便于普及。就其所用针灸针针具在治疗实施中存在的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个人的肤浅看法如下:
1、专业性特强。传统针灸针治疗是以单只细长的银针,沿人体经络对穴位施以一穴一针刺破皮肤,刺入肌肉达一定深度的针刺刺激,以达到疏通经络治疗疾病的目的。此种传统针具在应用上其专业性特强,要求取穴、刺入十分精准,每穴刺入深度都有严格的规定,非专业的针灸师,很难施行自我针刺治疗操作,就是较全面掌握人体经络穴位知识的人员,也不敢应用。这就限制了中医针刺疗法在防病治病实施中的普及和应用。
2、由于传统中医针灸针治疗,必须用单只银针刺破皮肤、刺入肌肉、血管,容易引起局部出血现象。非专业人员应用危险性大,而且所刺穴位一般都不消毒,有一定的感染危险。3、在进针、出针和留针的时间段内,患者的身体是不能乱动的,必须保持体位,保持静止,否则会引起卡针、弯针、疼痛,造成出针困难。
4、单只银针刺破皮肤、刺入肌肉会产生一定的疼痛感,对幼儿、少年及晕针者,都不适于用传统中医针灸针进行针刺治疗。
5、传统针灸针治疗,由于每次治疗时间短(包括留针时间),必须以连续多次较长时日的几个疗程的治疗,才能使疾病得到缓解。现代人由于生活、工作节奏快,没有时间或者对中医针灸针治疗不甚了解,而不去找针灸师进行针刺治疗,尤其是青年人有病很少去找针灸师接受针刺治疗。由于其治疗周期所须时日比较长,所以费用也比较高。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今中医针灸针治疗中,所用传统针具,不便于普及、不适于一般家庭和个人应用,这一方面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穴蘑菇丛针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压穴蘑菇丛针装置,是由同一规格、不同高度的19只单体为半圆头蘑菇型不锈钢针钉,垂直固定在圆形针盘上,每只针钉有一定高度、任意一只针钉与其周边的每一只针钉的距离都是相等的,针钉半圆头朝上,另一端插入针盘固定,构成了压穴蘑菇丛针针体。19只针钉在针盘上的具体布设是:针盘中心固定1只针钉、其尺寸最高,针盘内环位置上匀布等高的6只针钉、其尺寸次高,针盘中环位置上匀布等高的6只针钉、其尺寸较低,针盘外环位置上匀布6只针钉、其尺寸最低,19只针钉的半圆头形成整体呈凸圆形压穴蘑菇丛针针头;19只针钉在针盘上布设具有等距离的特征,每4只针钉都构成等边的四边形,且其四边形是由两个等边三角形组成,即网格设计,每一节点上有一只针钉,针钉间等距离、其距离为内环半径的长度;针钉另一端与针盘固定,并在针盘底面粘固一层公扣自粘带组成压穴蘑菇丛针针尾,以便于与绑扎用的松紧带相粘连。19只针钉、园形针盘、一层公扣自粘带、绑扎松紧带,就构成了本实用新型压穴蘑菇丛针装置。
压穴蘑菇丛针装置对穴位的按压刺激的实施方式是:
1、用绑扎松紧带与压穴蘑菇丛针针尾的自粘带相粘在一起,将针头对准穴位,再将绑扎松紧带扎固在穴位上,调整松紧带松紧度,来调整压穴蘑菇丛针针头对穴位的按压刺激力大小,以有压迫感而无疼痛感为限,压穴时间自行确定。
2、手持压穴蘑菇丛针的针盘,让压穴蘑菇丛针的针头对准穴位施以按压或轻柔刺激,以有压迫感而无疼痛感为限,压穴时间自行确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坤,未经吕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421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泵机封用水循环利用系统
- 下一篇:一种上端具有井字形承重条的混凝土井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