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铁罐开口的一次性瓶盖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41366.2 | 申请日: | 2011-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542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陈锦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威尔盖包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47/36 | 分类号: | B65D47/36;B65D47/02 |
代理公司: | 昆山四方专利事务所 32212 | 代理人: | 盛建德 |
地址: | 215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铁罐 开口 一次性 瓶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次性瓶盖。
背景技术
目前铁罐开口一般采用可重复使用的瓶盖来封闭,无防破坏措施,这样很容易被不留痕迹地盗用,为此有业者开发了防破坏瓶盖,然这种瓶盖仍存在被整个拔出铁罐开口后,再可装上而不留曾被破坏痕迹的缺陷,无法真正有效起到防破坏作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铁罐开口的一次性瓶盖,该瓶盖可有效起到防破坏之作用。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铁罐开口的一次性瓶盖,瓶盖呈中空管状,瓶盖朝向铁罐开口的下侧面形成一圈第一凹槽,铁罐开口周边形成一圈第二凹槽,第二凹槽靠近铁罐开口侧的一圈凸起恰可卡制于所述第一凹槽中,第一凹槽背向瓶盖中心的一侧恰可卡制于所述第二凹槽中,即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相互卡制,压盖时瓶盖将嵌入铁罐第二凹槽和开口内,防止采用工具撬开瓶盖,这样瓶盖非法被取出桶口时就会有破坏痕迹,瓶盖内设有封闭其中空部分的板状体,
所述板状体上设呈闭环状的撕裂线,即为压痕线,利于撕毁,且板状体上固设有拉环,便于拉起板状体,使中空部分呈开启,从而打开瓶盖,瓶盖背向铁罐开口的上端口由铝箔密封,不采用螺纹防尘外盖,而采用铝箔密封可起明显被破坏痕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凹槽上面的瓶盖外周立面呈光滑状,便于防止用老虎钳或其他工具钳住瓶盖往上提拉,瓶盖采用非螺纹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瓶盖朝向铁罐开口的下侧面形成一圈第一凹槽,铁罐开口周边形成一圈第二凹槽,第二凹槽靠近铁罐开口侧的一圈凸起恰可卡制于所述第一凹槽中,第一凹槽背向瓶盖中心的一侧恰可卡制于所述第二凹槽中,瓶盖内设有封闭其中空部分的板状体,板状体上设呈闭环状的撕裂线,板状体上固设有拉环,瓶盖背向铁罐开口的上端口由铝箔密封。从而非法破坏时很难不留痕迹,可真正有效起到防破坏之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瓶盖与铁罐开口结合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瓶盖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铁罐开口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铁罐开口的一次性瓶盖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瓶盖呈中空管状,瓶盖朝向铁罐开口的下侧面形成一圈第一凹槽1,铁罐开口周边形成一圈第二凹槽2,第二凹槽2靠近铁罐开口侧的一圈凸起21恰可卡制于所述第一凹槽1中,第一凹槽1背向瓶盖中心的一侧11恰可卡制于所述第二凹槽2中,即第一凹槽1与第二凹槽2相互卡制,压盖时瓶盖将嵌入铁罐第二凹槽和开口内,防止采用工具撬开瓶盖,这样瓶盖非法被取出桶口时就会有破坏痕迹,瓶盖内设有封闭其中空部分的板状体3,所述板状体3上设呈闭环状的撕裂线,即为压痕线,利于撕毁,且板状体3上固设有拉环31,便于拉起板状体3,使中空部分呈开启,从而打开瓶盖,瓶盖背向铁罐开口的上端口4由铝箔密封,不采用螺纹防尘外盖,而采用铝箔密封可起明显被破坏痕迹。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凹槽1上面的瓶盖外周立面呈光滑状,防止用老虎钳或其他工具钳住瓶盖往上提拉,瓶盖采用非螺纹设计。
本实施例中的瓶盖原料为低密度聚乙烯,经测试,瓶盖与铁罐配合使用后,在20kpa的压力下5分钟不漏气,气密性非常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威尔盖包装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威尔盖包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413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