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埋式单立柱小型光伏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41017.0 | 申请日: | 2011-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251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成;贾艳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电气(南京)太阳能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2/00 | 分类号: | E04H12/00;E04H12/24;H01L31/04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杨晓玲 |
地址: | 21115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埋式单 立柱 小型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尤其是一种地埋式单立柱小型光伏支架。
背景技术
太阳能光伏发电由于其绿色环保的特点,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光伏电池板提供安全牢固、方便安装的支架是光伏发电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型地面电站多采用标准型材快速安装型支架系统,在平整后的场地开槽浇筑水泥基础,将支架系统通过预埋螺栓或膨胀螺栓固定于水泥基础之上,此类支架系统一般具有多个与基础连接的支撑点,由于其本身的安装特点,在地形条件复杂地区、特别是当光伏电池板离地有一定高度要求的时候,实施此类光伏支架系统存在一定困难。
单立柱型光伏支架因其对地形条件要求较为宽松,可以灵活应用于很多复杂地形条件的地区。其一般采用垂直的主次梁框架结构来支撑大面积的光伏电池板,主梁底部焊接有铰接座与立柱顶端铰接座通过销轴连接。由于需要大面积安装光伏电池板,考虑结构抗风性能,立柱底端通常也是与大块混凝土基础相连,这就造成了现有单立柱型光伏支架的施工方式较为复杂,不适用于电池板数量较少的小型光伏系统。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地埋式单立柱小型光伏支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地埋式单立柱小型光伏支架,包括立柱和顶梁,立柱的顶部和顶梁铰接,顶梁的两端设有固定太阳能电池板的横担,在顶梁和立柱之间设有斜撑;所述立柱的下端固定有若干钢筋。
其中,所述立柱的顶部与顶梁的铰接处位于顶梁的重心处。
其中,所述的顶梁上设有设有钢板,钢板上设有与顶梁倾斜角度对应的多个限位孔,在立柱上设有耳板;斜撑的一端通过限位孔固定,斜撑的另一端与立柱上的耳板固定。
其中,所述的钢筋与立柱垂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单立柱型光伏支架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立柱下方布置纵横交错钢筋,将立柱直接深埋入土,即可达到固定立柱的目的,此种施工方式用于不发达地区尤为有利。
2)由于在立柱和顶梁之间加设转动斜撑,提高了支架整体刚度,并对顶梁的倾角实现精确调节,可以适应不同地区的安装需求;
3)由于将顶梁的转动轴设置在其重心位置,有利于结构承载;
4)支架部件大多采用标准钢型材,取材简便,结构简单,特别适合于使用一到三块光伏电池板的小型光伏发电系统。
附图说明
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进一步的解释。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地埋式单立柱小型光伏支架包括立柱1、顶梁2、横担3、斜撑4和钢筋5。其中,立柱1为空心钢管,顶梁2和斜撑4为矩形截面钢型材,横担3为L型截面钢型材。
在立柱1顶端焊接有支座,支座上设有铰接孔;在顶梁2的重心处也同样布置有铰接孔,两铰接孔通过螺栓连接,使立柱1和顶梁2铰接在一起,螺栓即作为顶梁2的转动轴,由于顶梁2的铰接孔设置在其重心处,有利于立柱承受轴心受压荷载,防止对立柱承载不利。
为了提高支架刚度,并对顶梁2的倾斜角度实现精确调节,在顶梁2下方焊接有U型的钢板21,钢板21的两侧边设有与顶梁2的倾斜角度对应的多个限位孔22,可根据需要设0°、15°、25°、35°、45°等多级限位孔。立柱1靠近上方的位置焊接有对称的耳板23,耳板23上设有通孔;斜撑4的一端通过螺栓与限位孔22固定,斜撑4的另一端与耳板23上的通孔固定。斜撑4的宽度小于钢板21的两内侧边宽度及对称耳板23的内侧边宽度,双边保护状态有利于斜撑4承受较大荷载。
顶梁2与两端的横担3焊接在一起,横担3上根据光伏电池板的尺寸布置有安装孔,直接与光伏电池板背面铝合金边框通过螺栓连接。
在立柱1下端开设有若干纵横交错的通孔,每个通孔内穿设固定一根钢筋5,每根钢筋5均与立柱1垂直设置。安装支架时,将立柱1底部垂直埋于土壤内一定深度,没过钢筋5,回填土并夯实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电气(南京)太阳能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电电气(南京)太阳能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410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够调节角度的灯具
- 下一篇:一种锭子的隔丝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