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简易眶下壁骨折复位固定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40943.6 | 申请日: | 2011-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783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王艳军;李占峰;赵朋生;孟凡岭;杨小慧;张宏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艳军;李占峰;赵朋生 |
主分类号: | A61B17/80 | 分类号: | A61B17/8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19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简易 眶下壁 骨折 复位 固定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眼科手术用器械,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简易眶下壁骨折复位固定器。
背景技术
钝性外力可造成爆裂性眶壁骨折,骨折多发生在相对薄弱的眶内、下壁,使眶内软组织嵌顿于骨折处和疝入副鼻窦腔。严重的可引起复视、眼球运动障碍及眼球内陷。上颌窦变异很大,新生儿约3×5×8mm,9岁时约18×18×25mm,15~18岁接近成人23×33×34mm。眶下壁骨折的患者,一般上颌窦腔气化发育良好,窦腔较大,眶下壁成为眶壁最薄弱处。由于重力和眶内压的作用,脱入上颌窦腔的软组织多,眼球内陷明显。对牵拉可明显缓解复视和眼球运动障碍的可保守治疗,但对保守治疗无效和早期即出现明显眼球内陷的患者,目前多数学者主张早期手术,术中植入必要的支撑物。
目前,用于植入的支撑物的种类有如下几种:
一、美国产MEDPOR:目前使用的比较多,但费用高、术后遗留永久性异物,并有脱出、移位和造成视神经损伤而失明的。
二、游离骨片:上颌窦前壁骨片相对较厚,大小不一定合适,而且固定困难。
三、硅胶片:与组织相容性差,不易固定,容易脱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与组织相容性好,固定牢固,不容易脱出,对眶内容物骚扰轻微的简易眶下壁骨折复位固定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简易眶下壁骨折复位固定器,其特征在于,由方形支撑板和侧支撑条组成,所述方形支撑板中心处设置有连接孔,所述方形支撑板一侧中部设置有一体的侧支撑条。
所述方形支撑板和侧支撑条为医用316钛钢板。
所述方形支撑板的边长为20mm,厚度为0.3mm,所述侧支撑条的宽度为5mm,所述侧支撑条的长度为30-40mm,所述连接孔的直径为1.0mm。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器采用医用316钛钢板,与组织相容性好,无毒性。而且,材料价格低廉。
2、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器结构简单,容易固定,不容易脱出,对眶内容物骚扰轻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简易眶下壁骨折复位固定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简易眶下壁骨折复位固定器的示意图,由方形支撑板2和侧支撑条1组成,所述方形支撑板2中心处设置有连接孔3,所述方形支撑板2一侧中部设置有一体的侧支撑条1。所述方形支撑板和侧支撑条为医用316钛钢板。所述方形支撑板的边长为20mm,厚度为0.3mm,所述侧支撑条的宽度为5mm,所述侧支撑条的长度为30-40mm,所述连接孔的直径为1.0mm。
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的复位固定器放在骨折缝上,方形支撑板作为支撑将碎骨片和眶内软组织托起复位,为防止其滑向鼻上方(上颌窦上壁=眶下壁斜向鼻上方),将侧支撑条尾端抵着上颌窦鼻侧壁(多余部分弯折向下);上颌窦下壁上亦放置一复位固定器。将不锈钢丝裁剪成适合上颌窦高度的一段,穿过两复位固定器连接孔处固定,以稍吃上力为度即可。三个月后取出复位固定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艳军;李占峰;赵朋生,未经王艳军;李占峰;赵朋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409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活塞销挡圈加工工艺
- 下一篇:一种高耐酸聚酰亚胺纤维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