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车辆的消音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40830.6 | 申请日: | 2011-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19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刘颖刚;李海青;郑海龙;袁启波;王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10 | 分类号: | F01N1/10;F01N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宋合成 |
地址: | 10220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消音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消音器。
背景技术
卡车用消音器是作为卡车排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降低卡车排气噪音和减少尾气的排放等作用。卡车用消音器主要使声波相互中和并达到消音的效果。
在例如轻型卡车的卡车消音器结构中,通常采用两个共振腔,如图5中所示,该消音器在160-200HZ频段的消声量为:
如图6的消音器的消声频谱图中所示,该类消音器的消音量较小,由此导致160-200Hz频率段附近噪声较大,而且因该频段排气噪声大而导致整车共振,对驾驶员易造成干扰和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消音器,所述消音器可大大降低驾驶员的耳旁噪声以及因排气噪声而导致的共振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消音器,包括:消音器本体,所述消音器本体内部限定有腔室,所述腔室通过第一和第二隔板分隔成第一消音室、第二消音室和第三消音室,所述消音器本体的第一侧设有进气口且第二侧设有出气口;第一插管,所述第一插管从所述进气口插入所述腔体内且穿过第一和第二隔板设置;至少一个第二插管,所述第二插管位于所述腔室内并穿过所述第一和第二隔板设置;第三插管,所述第三插管从所述出气口插入所述腔体内且穿过所述第一和第二隔板,其中所述第一插管位于所述第一消音室和所述第二消音室的部分的管壁上形成有穿孔,所述第二插管位于所述第一消音室、第二消音室和第三消音室中的部分的管壁上形成有穿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消音器,通过多个消音室以及至少一个第二插管的设置,可在消音器内大大降低高速气体的速度,从而对噪声进行了消声,降低了驾驶员的耳旁噪声,能大大降低因排气噪声而导致的共振问题。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消音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所述第三插管位于所述第二消音室中的部分的管壁形成有穿孔。由此,当气流在第三插管中运动时,可从第三插管的位于第二消音室中的穿孔中到第二消音室中,进一步可降低噪音。
所述第二消音室的侧壁上设置有消音材料。
所述第一和/或第三消音室的侧壁上设置有消音材料。
所述第二插管的数量为两个。
所述第二插管相对于所述消音器本体轴向对称地设置。
所述第二插管位于所述第一消音室和所述第二消音室中的部分的管壁上的穿孔的密度大于所述第一插管位于所述第一消音室和所述第二消音室的管壁上的穿孔的密度。
由此,从第一插管进入的大部分高速气流(即上述的第三气流)都流入到第三消音室中,进入到第二插管中后又可通过第二插管的穿孔逐渐分布到第三消音室、第二消音室和第一消音室内,从而进一步降低气流速度、加强了噪音消除效果。
所述第三插管的位于所述第二消音室中的部分的管壁上的穿孔设置在靠近第一消音室的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消音器,降低了驾驶员耳旁的中高频噪声,改善了驾驶员驾驶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消音器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消音器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A向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408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性的聚赖氨酸
- 下一篇:高热级无针孔快速直焊聚氨酯漆包线绝缘漆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