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滚珠螺杆的刮刷器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140204.7 | 申请日: | 2011-05-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562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文昇 |
| 主分类号: | F16H25/24 | 分类号: | F16H25/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黄威;孙丽梅 |
| 地址: | 中国台湾彰化县花***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滚珠 螺杆 刮刷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线性传动的滚珠螺杆构件,特别是一种可使刮刷效果提升的滚珠螺杆的刮刷器。
背景技术
通常,精密机械中常有需要控制工作平台或加工组件移动的设计,而为了能够精确且以小摩擦系数掌控移动进给量,该移动都利用滚珠螺杆进行精密的传动,而滚珠螺杆上设有一螺杆及一螺帽,为了减少摩擦力的产生因此该螺杆与螺帽间使用有多个滚珠配合,并且滚珠必须能在螺帽内重复的循环滚动,该循环滚动是通过设置循环系统于螺帽上所完成。
而该滚珠螺杆在使用时,为避免有屑渣或灰尘等异物,自螺杆与螺帽间的间隙进入螺帽内部,干涉螺帽中滚动的滚珠,使滚珠滚动时不顺畅,因此于螺帽的两端面各组设一刮刷器,该刮刷器呈圆环状,其中心具一轴孔,其内壁面形成多个径向凸起的凸肋,各凸肋可嵌入于螺杆的螺旋槽;但是,现有技术的刮刷器虽具有刮除螺杆上屑渣或灰尘等异物的功能,但该刮刷器通常无法适当抵触螺杆的周缘面及抵入螺旋槽中,不是出现空隙,就是出现紧迫状态,对于滚珠螺杆而言都不是理想的状态,因为一旦出现空隙,刮除屑渣或灰尘等异物的效果就不好,反之,紧迫状态则将造成滚珠螺杆转动受阻而造成不顺畅情形。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滚珠螺杆的刮刷器在实际使用中刮刷效果不佳,容易有刮除不干净或造成滚珠螺杆转动不顺畅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使刮刷效果提升的滚珠螺杆的刮刷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滚珠螺杆的刮刷器,其滚珠螺杆是由螺帽与螺杆互相套合而成,并于螺杆与螺帽上分别具有互相对合的螺旋槽,以容置多个滚珠于螺杆与螺帽之间循环回流滚动,刮刷器为圆环状片体,组设于螺帽两端面,所述刮刷器中心具有一轴孔,所述轴孔内缘设有环绕的螺旋凸部,所述轴孔的孔径为所述螺杆外径与滚珠直径的1/10的和,所述螺旋凸部的内径为螺杆的螺旋槽的槽底径加上0.5~1%槽底径。而于使用时以该刮刷器轴孔内缘及螺旋凸部适当抵触螺杆的周缘面及抵入螺旋槽中,进行刮刷动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刮刷器为圆环状片体,具有孔径为螺杆外径与滚珠直径的1/10的和的中心轴孔,以及于该中心轴孔内周缘设有内径为螺杆的螺旋槽的槽底径加上0.5~1%槽底径的螺旋凸部,而于使用时以该中心轴孔内缘适当抵触螺杆的周缘面,配合该螺旋凸部适当抵入螺杆的螺旋槽中,使得刮刷动作更为确实、顺畅,刮刷效果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具有本实用新型的滚珠螺杆的刮刷器的滚珠螺杆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滚珠螺杆的刮刷器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滚珠螺杆的刮刷器的平面图。
图4为具有本实用新型的滚珠螺杆的刮刷器的滚珠螺杆的立体剖面图。
图5为具有本实用新型的滚珠螺杆的刮刷器的滚珠螺杆的断面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螺杆 11螺旋槽
2螺帽 21螺旋槽
3滚珠 4刮刷器
41轴孔 42螺旋凸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具有本实用新型的滚珠螺杆的刮刷器的滚珠螺杆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滚珠螺杆的刮刷器的立体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滚珠螺杆的刮刷器的平面图。图4为具有本实用新型的滚珠螺杆的刮刷器的滚珠螺杆的立体剖面图。图5为具有本实用新型的滚珠螺杆的刮刷器的滚珠螺杆的断面示意图。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滚珠螺杆包括:一螺杆1,其表面设有螺旋槽11;一螺帽2,具有与螺杆1相对的螺旋槽21;多个滚珠3,设于螺杆1的螺旋槽11与螺帽的螺旋槽21间;两刮刷器4,该刮刷器4为一圆环状片体,组设于螺帽2两端面,供螺杆1穿设,该刮刷器4中心具一轴孔41,轴孔41内缘设有环绕的螺旋凸部42,且该轴孔41的孔径R为螺杆1的外径与滚珠2的直径的1/10的和,亦即轴孔41的孔径R比螺杆1外径在数值上大滚珠2直径的1/10大小,该螺旋凸部42的内径R’为螺杆1的螺旋槽11的槽底径加上0.5~1%槽底径,亦即螺旋凸部42的内径R’为螺杆1螺旋槽11的槽底径1.005~1.01倍,以该刮刷器4中心轴孔41适当抵触螺杆1的周缘面,螺旋凸部42抵入螺杆1的螺旋槽11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文昇,未经李文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402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