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振动棒与电机间的连接套箍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39789.0 | 申请日: | 2011-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46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唐恒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恒明 |
主分类号: | E04G21/08 | 分类号: | E04G2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23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振动 电机 连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管件接头,尤指一种连接紧密且组装及拆卸都更便利的振动棒与电机间的连接套箍。
背景技术
现行的振动棒、电机连接头是一端由钢铁铸造的圆形管头与电机连接,另一端是由内带有五齿的圆形、即将该接头的另一端加工成带有五个缺口、形成五齿形的圆形钢管;在使用时,先将振动棒软管插入带有五个缺口处的一头,然后再在此处套上一个一头略粗、一头略细的圆形套管,将该套管用力向里推压,使带有缺口处的圆形套管向内挤压,固定住振动棒软管。由于振动棒软管在五齿形软管内需要将振动棒软管与该接头固定住;这样就需要将该套管尽力向里推压,利用套管的细处套住五齿,形成挤压力来固定振动棒软管于接头处。这样其缺陷:一是振动棒软管与接头固定处由于着力不均匀,振动棒软管就容易损坏,这就大大的缩短了振动棒软管的使用寿命。二是一旦振动棒软管损坏需更换或维修时,需向下推出该接头与振动棒软管固定的套管,十分费力和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振动棒与电机连接头组装及拆卸不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紧密且组装及拆卸都更便利的振动棒与电机间的连接套箍。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振动棒与电机间的连接套箍,其一端通过连接头连接电机,另一端连接振动棒软管,其中:所述套箍包括两个半圆管件,每个半圆管件在侧壁上设有能将两个半圆管件组装为一体的组装结构。
所述套箍一端内侧套接连接头,并且两个半圆管件此处内侧设有能拼合为一体的环槽,而连接头在此处也对应设有与该环槽卡合的凸缘。
所述套箍另一端内侧套接振动棒软管,并且两个半圆管件此处内侧设有数条能拼合为一体的凸体,而拼合为一体的凸体内侧为六边形的缘边。
所述组装结构为螺栓组装,前述每个半圆管件两侧分别设有螺孔,由螺栓穿过该螺孔进行组装。
前述半圆管件为铝铸造成型。
前述螺孔都设置于便于螺栓紧固的凸耳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一是在该接头与振动棒软管连接处,与套箍着力均匀,固定又牢固,这就使振动棒软管不易损坏,大大延长了振动棒软管的使用寿命。二是由于该接头与振动棒软管连接处用螺栓固定的两个半圆管件组成的套箍,在维修或更换振动棒软管时,只需拧下螺栓,就可以使两个半圆管件组成的套箍轻易取下,十分方便和省力。三是该接头与振动棒软管接头外面的套箍使用压铸铝铸造而成,比起原来用钢铁铸造的套箍又轻便多了,而其坚固程度却无差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半圆管件的内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半圆管件的外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半圆管件的前侧视图。
图4为图3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其中:
1套箍 11半圆管件 13一端 12另一端
14环槽 15组装结构 16凸耳 17凸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更方便简捷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内容与优点及其所达成的功效能够更为显现,兹将本实用新型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振动棒与电机间的连接套箍1,其一端13通过连接头连接电机,另一端12连接振动棒软管,所述套箍1包括两个半圆管件11,每个半圆管件11在侧壁上设有能将两个半圆管件组装为一体的组装结构15。所述组装结构15为螺栓组装结构,前述每个半圆管件11两侧分别设有螺孔,其中一个有内螺纹,另一个则没有内螺纹,这样,由螺栓由无螺纹的该螺孔向有螺纹的螺孔进行组装。当然需要时,也可以使用都是无螺纹的通孔配合螺栓螺母进行组装。并且,如图1-2所述,前述螺孔都设置于便于螺栓旋转坚固的平台型凸耳16上,以便于该螺栓可以固定该两个半圆管件11。
请参见图1、2,如前所述套箍1一端13内侧套接电机的连接头,并且两个半圆管件11此处内侧设有能拼合为一体的环槽14,而连接头在此处也对应设有与该环槽14卡合的凸缘,如此,可将连接头与该套箍1紧密组装。所述套箍1另一端12内侧套接振动棒软管,并且两个半圆管件11此处内侧设有数条能拼合为一体的凸体17,而拼合为一体的凸体17内侧为六边形的缘边,凸体17在组装时可有效固定振动棒软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恒明,未经唐恒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397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长距盒及其对上下行光的处理方法
- 下一篇:金属栅极结构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