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牙科椅位诊疗镜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39587.6 | 申请日: | 2011-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97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朱敏;王海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9/02 | 分类号: | A61F9/02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李罡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牙科 诊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牙科椅位诊疗镜。
背景技术
口腔疾病的治疗,因局部空间狭小而严重影响医生的视野和操作,增加了治疗的潜在风险,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良好的照明条件作为保障,目前多采用治疗椅位的自带光源为口腔疾病治疗提供照明。该光源不同于传统的卤素光源,如白炽灯等,它是一种冷光源,具有高亮度、低产热和环保等优点,可以在提供充分照明的情况下减少光线对组织的热损伤,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口腔疾病的治疗。而口腔与眼睛的部位又很接近,在光源照亮口腔的同时也对患者的眼睛产生了照射。有些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愿意配合闭眼,患者若长时间闭眼看不到操作会产生恐惧心理,由于患者不配合导致强光刺激下出现畏光、眩晕及一过性视物模糊等不适症状,更有患者由于强光的刺激而对医生的操作产生了较强的恐惧感,影响治疗。儿童患者正处于视力发育的关键阶段,若长期受到强光刺激,会造成视神经系统的损害,直接影响视力的正常发育。一般而言,牙齿畸形患者首次的治疗时间平均为1小时,之后每月复诊且治疗时间10~30分钟不等;再加上整个治疗的周期较长,平均疗程为2~3年,严重者可达4年之久,这就可能对患者的双眼造成长时间、多频次的强光照射,可能会对患者的视力发育造成不良的影响。
目前市场上已有配合医疗仪器使用的避光镜,但避光效果不确定、价格高、外型笨拙、携带不便,从而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口腔疾病治疗过程中减轻强光照射、保护患者的双眼的牙科椅位诊疗镜。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牙科椅位诊疗镜,包含有镜片和镜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镜片上设置有镜架插孔;
所述的镜架为弯曲金属丝,依次穿过镜片上设置的镜架插孔与镜片相固定。
所述的镜片上设置的镜架插孔有四个,水平设置在镜片的上缘处,左右两端各设置两个。
所述的镜片为曲面镜面,且两端曲度大于中段曲度。
所述的镜片的下缘中部设置有鼻形缺口。
所述的镜架由横梁、弯曲部、架杆和尾部组成;
镜架的中部为横梁,位于镜片的外侧;
横梁的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弯曲部,位于镜片的内侧;
两个弯曲部之后各有一个架杆,位于镜片的外侧,且与镜片两端靠紧平行;
两个架杆的末端各有一个尾部。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避光效果稳定,在口腔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尤其是儿童患者的双眼进行了有效的遮蔽,防止操作过程中飞沫及异物溅入眼中,减轻强光照射带来的视力损害,减少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不适症状及恐惧感,减轻强光照射对青少年患者视力发育的不良影响,降低治疗的副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镜片正视图。
图中,1-镜片,2-镜架,3-镜架插孔,4-鼻形缺口,5-横梁、6-弯曲部,7-架杆,8-尾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牙科椅位诊疗镜,由镜片1和镜架2组成。参见图2,镜片1为一体成型的曲面镜片,采用避光的半透明材料,不至于使患者处于“全盲”中,可以消除患因者佩戴眼罩而带来的恐惧感,同时也具有轻便、经济、环保的特点;参见图1, 镜片1的中段曲度较小,以适应面部双眼位置的弧度;两端曲度较大,以适应眼部到侧面部的过渡,镜片1的大小以最大范围覆盖患者双眼为标准,有效遮挡强光对双眼的直接照射,并防止治疗过程中异物溅入眼中。参见图2,镜片1上缘呈直线,两侧边缘为光滑的弧形,下缘中部有一尖端向上的鼻型缺损4;镜片1上设置有四个镜架插孔3,水平设置在镜片1的上缘处,左右两端各设置两个,用于固定镜架2。参见图1,镜架2由金属丝弯曲而成,从镜片1外侧最边缘的镜架插孔3穿入镜片1,再依次穿过其他三个镜架插孔3。镜架2中部位于镜片1外侧的部分为横梁5;横梁5左右两侧位于镜片1内侧的为弯曲部6;两个弯曲部之后各有一个架杆7,位于镜片1的外侧,且与镜片1两端靠紧平行,可压紧头部两侧,以佩戴诊疗镜;两个架杆7的末端各有一个尾部8,由金属丝弯曲形成,可避免金属丝的两端划伤佩戴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395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次性无菌针灸针
- 下一篇:隐形眼镜佩戴摘取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