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压线绕式绝缘线圈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38456.6 | 申请日: | 2011-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207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沈剑;张志立;王春明;沈山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宏源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32 | 分类号: | H01F27/32;H01F41/1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杨晓玲 |
地址: | 211103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线 绝缘 线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压器线圈,具体地说是变压器的高压线绕式绝缘线圈。
背景技术
在传统变压器高压线绕式绝缘线圈绕制时,先绕层绝缘,然后在线圈一端贴上端绝缘后再绕线匝,待线匝绕满,最后封上另外一端的端绝缘。这种方式的缺点有:(1)线圈绕制工作量大,两次粘贴端绝缘;(2)端绝缘是硬纸板,需要剪板机先裁剪,再粘贴薄电话纸等工序,制作繁琐;(3)端绝缘容易松垮,有空隙;(4)端部参差不齐。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变压器高压线绕式绝缘线圈的不足,提供一种生产时间短、工艺质量和美观度高的高压线绕式绝缘线圈。
技术方案:一种高压线绕式绝缘线圈,包括线匝层,所述线匝层外侧设有能够包裹线匝层一侧及两端的绝缘体,所述绝缘体包括位于线匝层一侧的层绝缘和位于线匝层两端的端绝缘,层绝缘和端绝缘为一整体。
其中,所述端绝缘呈压缩弹簧状,其伸缩方向与线匝层的侧面垂直。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高压线绕式绝缘线圈将线匝层的层绝缘和端绝缘合成一体,减少了材料规格,同时节约采购成本和保管成本;绝缘体与线匝层一对一同步绕制,省工省时,减少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线圈端部结实坚固且平整;提高了线圈抗短路能力;线圈整体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线匝采用圆铜线绕制时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线匝采用扁铜线绕制时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绝缘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进一步的解释。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压线绕式绝缘线圈,包括圆铜线绕制而成的圆铜线匝层3,所述圆铜线匝层3外侧设有能够包裹圆铜线匝层3一侧及两端的绝缘体,所述绝缘体包括位于圆铜线匝层3一侧的层绝缘1和位于圆铜线匝层3两端的端绝缘2。所述端绝缘2呈压缩弹簧状,其伸缩方向与线匝层的侧面垂直,端绝缘2压缩后的厚度等于圆铜线匝层3的圆铜线直径。在进行线圈绕制时,将圆铜线匝层3置于端绝缘2的中间空缺处,并紧贴层绝缘1,层绝缘1、端绝缘2与圆铜线匝层3同步绕制,最终绕制成多层圆筒式线匝层。
如图2所示,高压线绕式绝缘线圈的线匝层为扁铜线绕制而成的扁铜线匝层4,由于扁铜线厚度较厚,端绝缘2压缩折叠后的厚度等于扁铜线匝层4的扁铜线直径的二分之一。在进行线圈绕制时,将两个本实用新型的绝缘体背靠背一起使用,将扁铜线匝层4置于端绝缘2的中间空缺处,并紧贴层绝缘1,层绝缘1、端绝缘2与扁铜线匝层4同步绕制,最终绕制成多层圆筒式线匝层。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绝缘体使用绝缘纸通过折纸设备制成。制作时,将绝缘纸的两边沿垂直于纸面方向一正一反地折叠,折成宽度相等的压缩弹簧状,绝缘纸中部的大宽面作为层绝缘1,大宽面的宽度由线匝层的宽度确定,两边的折边作为端绝缘2,折边宽度即为端绝缘2宽度,折边数根据线匝层的厚度确定。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宏源电气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苏宏源电气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384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磁力驱动牛奶发泡器
- 下一篇:用于载波聚合的上行链路功率余量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