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抱箍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38415.7 | 申请日: | 201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176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26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市大明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2/20 | 分类号: | F16B2/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具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抱箍。
背景技术
现有的抱箍一般都是上下抱箍通过螺栓和螺母相连接,上下抱箍为呈半圆形,强度比较一般,容易变形,并且安装也不够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抱紧效果好的抱箍。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抱箍,包括上抱箍和下抱箍,所述上抱箍和下抱箍通过连接结构相连接,所述上抱箍和下抱箍呈半圆形,在半圆形内壁上设有弧形凹槽。
所述上抱箍和下抱箍的圆弧中间设有凸包。
所述抱箍还包括柄,所述柄通过焊接固定于下抱箍的凸包处。
所述连接结构为螺栓和螺母,所述螺母与下抱箍一体制成,所述上抱箍上设有通孔,所述螺栓穿过所述通孔,并与螺母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抱箍分为上抱箍和下抱箍,方便安装和拆卸;半圆形使受力更加均匀,使抱紧效果更好;所述抱箍内壁上的弧形凹槽有效地增强了抱箍的整体强度,使其不易变形,达到良好的抱紧效果;所述下抱箍上的凸包为了方便安装柄,所述上抱箍上的凸包与下抱箍对称设计,使受力更加均匀,并且对称更加美观;所述抱箍还包括柄,柄在工人安装和拆卸抱箍时操作更加方便;所述连接结构为螺栓和螺母,此种连接方式比较牢固,并且拆装比较方 便,工人相对好操作。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抱箍的局部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上抱箍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上抱箍的俯视图;
图4为图2中A-A处的截面图;
图5为图2中B-B处的截面图。
图中部件名称对应的标号如下:
1、上抱箍;2、下抱箍;3、弧形凹槽;4、凸包;5、柄;6、螺栓;7、螺母;8、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述: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抱箍的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包括上抱箍1和下抱箍2,所述上抱箍1和下抱箍2通过连接结构相连接,所述上抱箍1和下抱箍2呈半圆形,在半圆形内壁上设有弧形凹槽3。所述抱箍分为上抱箍1和下抱箍2,方便安装和拆卸;半圆形使受力更加均匀,使抱紧效果更好;所述抱箍内壁上的弧形凹槽3有效地增强了抱箍的整体强度,使其不易变形,达到良好的抱紧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抱箍1和下抱箍2的圆弧中间设有凸包4。所述下抱箍2上的凸包4为了方便安装柄5,所述上抱箍1上的凸包4与下抱箍2对称设计,使受力更加均匀,并且对称更加美观。
本实施例中,所述抱箍还包括柄5,所述柄5通过焊接固定于下抱箍2的凸 包4处。焊接的方式相对比较牢固。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结构为螺栓6和螺母7,所述螺母7与下抱箍2一体制成,所述上抱箍1上设有通孔8,所述螺栓6穿过所述通孔8,并与螺母7相配合。此种连接方式比较牢固,并且拆装比较方便,工人相对好操作。
本实施例中,所述柄5为空心管,空心管使抱箍的整体重量减轻,节省了成本。
当然,所述螺母也可以与下抱箍分体设置;所述柄也可以为实心的。那么也都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市大明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嘉兴市大明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384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