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散热大功率LED射灯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38409.1 | 申请日: | 2011-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186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陈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都江堰市华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29/00;F21V19/00;F21V7/22;F21V23/06;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散热 大功率 led 射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散热的大功率LED射灯。
背景技术
射灯具有高聚光度的出光特点,通常射出光束的照射范围角度小于30°,常用于搭建无主灯、无定规模的现代流派照明,是营造室内照明气氛的重要手段,拥有广泛而形式多样的应用,传统射灯多采用卤素灯,存在发光效率较低、能耗较高、使用寿命短等缺点,LED光源不仅在发光原理、节能、环保等方面均优于传统光源,而且LED光源的单向性更形成了对射灯配光的完美支持,但传统的射灯结构难以适应LED的工作特性,尤其是在散热方面,由于单片LED的功率较小,发光亮度不足,需要采用LED阵列作为光源,由此产生了LED灯具热量集中、局部温度过高的问题,这很容易引起电路控制系统不稳定、灯具寿命降低等后果,同时,传统射灯结构几乎无法对LED阵列的出光进行有效的控制,以符合期望的出光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散热的大功率LED射灯,能适应LED阵列的大功率工作的散热要求,具有高稳定性、结构简单的优点,且具有极佳的光线出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高效散热大功率LED射灯,包含有支架、驱动电源、光源电线、LED灯珠,其特征在于:所述射灯还包含有散热器,散热器由圆柱形基体和散热鳍片构成,散热鳍片环绕排布在基体侧周面,基体中央形成有若干个孔状的光源腔,并有电源通孔贯穿光源腔底部至基体顶部,LED灯珠安装在光源腔底部,光源电线穿置在电源通孔内以连接LED灯珠和驱动电源。
进一步的,所述光源腔具有不同的深度,位于基体中心位置的光源腔较四周位置的光源腔拥有更深的深度。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光源腔内部呈喇叭状,开口处的直径大于底部的直径。
更进一步的,所述光源腔设置为聚光结构,位于四周位置的光源腔向中央位置的光源腔倾斜。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光源腔前端设置有配光镜,配光镜活动卡接在光源腔内。
更进一步的,光源腔内壁形成有反光层。
更进一步的,在射灯最前端设置有灯罩。
采用这种结构的射灯,与传统射灯相比,因为利用LED作为光源,所以设置了散热结构,以便更好的适应LED阵列的大功率工作的散热要求,具有高稳定性、结构简单的优点,且具有极佳的光线出射效果,具体而言,通过在散热机体内形成不同深度的光源腔,可以实现更好的散热效果,而且能够辅助实现出光的均匀度;采用喇叭状的光源腔,可以在兼顾LED灯珠的散热间距的同时保证出光的聚光性,还可以配合使用聚光结构的光源腔排布形式,进一步优化出光效果;另外,采用这种结构的射灯可以在各光源腔前端设置分立的配光镜,以便形成更灵活的出光效果,并且出光效果可调。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包括但不仅限于附图与实施例所公开的内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 A-A 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所用图例是示意性的,不应视为对比例或形状等任何特征的限定。
如图1和图2所示,该高效散热大功率LED射灯包含有支架3、驱动电源1、光源电线2、散热器6、LED灯珠5,支架3顶部固接有驱动电源1,支架3下端连接有滑轨环12,散热器6侧壁上对称设置有滑轴11,滑轴11接合在滑轨环12中,将散热器6与支架3连接在一起,
散热器6由圆柱形基体7和散热鳍片4构成,散热鳍片4环绕排布在基体7侧周面,基体7中央形成有十五个孔状的光源腔8,由位于中央的主光源腔81、位于主光源腔四周的次层光源腔82,以及距离主光源腔最远的、非均匀排布的外层光源腔83构成,所有的光源腔8底部都形成有电源通孔9,电源通孔9贯穿光源腔底部直至基体顶部,可以采用不同功率和光色的LED灯珠5安装在光源腔8底部,将光源电线2穿置在电源通孔9内以连接LED灯珠5和驱动电源1,
位于基体正中央的主光源腔81采用直筒状结构,是本灯具上深度最大的一个光源腔,其底部设置有一只大功率白光LED灯珠;六个次层光源腔82采用喇叭状结构,开口处的直径大于底部的直径,而且六个次层光源腔82按照聚光结构均匀环绕设置在主光源腔81周围,开口端均向基体7中轴线方向倾斜,每个次层光源腔82底部设置有LED灯珠5,且内壁形成有反光层(图中未示),次层光源腔82的深度小于主光源腔81,具有比外层光源腔83更高的出光密度,但通过每个次层光源腔82的倾斜设置,使得次层光源腔82底部的LED灯珠之间在空间上具有更大的间距,而且与主光源腔81、外层光源腔83当中的LED灯珠也保持了在空间上的更大间距;外层光源腔83包含八个直筒腔,采用非均匀间距的设置在次层光源腔82的外圈,每个腔体底部设置有LED灯珠5,外层光源腔83的深度小于次层光源腔82的深度,由于这种深度差,使得外层光源腔83与次层光源腔82更紧密的相容在一起,但其间的LED灯珠仍保证了足够的散热间距,有配光镜10设置在各外层光源腔83的前端,配光镜10用以改变LED灯珠的出光方向,也可以附加其它光学特性,优化出光效果,实现出光效果可调节,为了进一步优化出光效果,还可以在整个灯具的最前端设置灯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都江堰市华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都江堰市华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384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户外灯
- 下一篇:COB封装的不眩光LED球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