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心电导联线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138324.3 | 申请日: | 2011-04-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07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 发明(设计)人: | 卢喜烈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兴宇中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卢喜烈 |
| 主分类号: | A61B5/0402 | 分类号: | A61B5/04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101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导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心电导联线。
背景技术
心电导联线是心电图机、心电监护仪、心电检测仪等仪器的主要附件之一,是对心电、肌电等各类生理电波进行采集、传输的主要工具。
现有的一种心电导联线含有一分线盒、一主线以及十条分线,每根分线的末端装有电极板,使用时分别连接于患者的四肢和胸部,然而现有心电导联线的所述主线以及十条分线同时从所述分线盒的同一部位延伸出来,在临床使用时,经常出现十条分线相互缠绕成团的现象,必须靠人工一条条地加以整理,花费时间长,效率低,延长了做图的时间,另外,现有的心电导联线中的各根分线的长度相等以及没有标识符号,因此,在佩戴所述心电导联线时,不易分辨出各条分线的佩戴部位,容易出现佩戴错误的情形,从而导致错误判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不容易缠绕成团以及不容易佩戴错误的心电导联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心电导联线,其包括:分线盒、主线以及多数分线,
所述分线盒具有与所述主线连接的主线接线口以及多个相互间隔的分线接线口组,每一所述分线接线口组中的各个分线接线口分别连接有所述分线,并且各所述分线分别设有不同的标识符号。
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分线盒的多个相互间隔的分线接口组将多数所述分线分隔成多组,使得各个分线之间不凌乱,不容易缠绕成团,另外由于各所述分线分别具有不同的型号标注,因此,佩戴起来比较方便容易,很快能识别各个分线线佩戴部位,不易发生因佩戴错误,而产生的错误判断的情形。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心电导联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心电导联线,其包括第一分线1、第二分线2、第三分线3、第四分线4、第五分线5、第六分线6、第七分线7、第八分线8、第九分线9以及第十分线10、分线盒11以及主线12。
所述分线盒11设有主线接线口13以及相互间隔的第一分线接线口组14、第二分线接线口组15、第三分线接线口组16。
所述主线12与所述主线接线口13连接。
所述第一分线接线口组14具有并排排列的第一分线接线口141、第二分线接线口142、第三分线接线口143以及第四分线接线口144。
所述第一分线1连接于所述第一分线接线口141,所述第二分线2连接于所述第二分线接线口142,所述第三分线3连接于所述第三分线接线口143,所述第四分线4连接于所述第四分线接线口144,所述第二分线2与所述第三分线3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一分线1以及所述第四分线4的长度相同,并且所述第一分线1与所述第四分线4的长度分别长于所述第二分线2与所述第三分线3的长度。
所述第一分线1的末端具有第一电极板17,所述第一电极板17的表面具有标识符号RA,表明所述第一分线1用于(右臂)锁骨下,靠近右肩的位置。
所述第二分线2的末端具有第二电极板21,所述第二电极板21的表面具有标识符号V1,表明所述第二分线2用于右侧第四肋间靠近胸骨右缘的位置。
所述第三分线3的末端具有第三电极板31,所述第三电极板31的表面具有标识符号V2,表明所述第三分线3用于左侧第四肋间靠近胸骨左缘的位置。
所述第四分线4的末端具有第四电极板41,所述第四电极板41的表面具有标识符号LA,表明所述第四分线4用于(左臂)锁骨下,靠近左肩的位置。
所述第二分线接线口组15具有并排排列的第五分线接线口151、第六分线接线口152、第七分线接线口153以及第八分线接线口154。
所述第五分线5连接于所述第五分线接线口151,所述第六分线6连接于所述第六分线接线口152,所述第七分线7连接于所述第七分线接线口153,所述第八分线8连接于所述第八分线接线口154,所述第五分线5、所述第六分线6、所述第七分线7以及所述第八分线8的长度依序由短变长。
所述第五分线5的末端具有第五电极板51,所述第五电极板51的表面具有标识符号V3,表明所述第五分线5用于的V2与V4中间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兴宇中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卢喜烈,未经北京兴宇中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卢喜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383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波浪式输送带接料齿
- 下一篇:青稞籽粒B-hordein基因核酸序列及其用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