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动输液车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38036.8 | 申请日: | 2011-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68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剑;龚钢;沈强;苗国倩;陶凤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龙奕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A61G12/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000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输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辅助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移动输液车。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在医院的普通病房中,病床11后面为设备带12,设备带12上集中设置了电源、医疗气体、网络、负压等多个接口13,病床11两侧为功能区,通常病床左侧为干区14,用于放置医疗设备,病床右侧为湿区15,用于给病人输液等,干湿功能区的管线都接入设备带12上的接口13。
但这种方式存在一个较大的问题,病人的病床两侧分别被医疗设备和输液、吸氧等多套设备占据,当医护人员需要对病人进行检查、抢救时,由于受到设备的阻挡而导致操作不便,必要时还需要将设备移开,浪费宝贵的抢救时间。
另外,由于干湿功能区都有管线连到设备带,医护人员在对病人进行检查、抢救或挪开设备时一不小心还容易被管线绊倒,造成意外伤害或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移动输液车,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干湿功能区分占病床两侧,医护人员操作不便,和病床两侧管线较多,医护人员容易被管线绊倒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移动输液车,包括底盘,底盘下方安装滚轮,底盘上方设置支架,所述支架上安装有可拆卸连接的若干输液架,所述支架上还安装有可拆卸连接、用于放置医疗设备的若干托盘。
所述支架上设置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通过内部管线连接。
所述输入接口通过外部管线连接设备带,所述输出接口连接医疗设备终端,输入接口连接设备带并引入设备带上的电源、医疗气体、网络、负压等,然后分别引到输出接口并通过输出接口连接或输送到医疗设备终端。
优选的,所述支架上还设有插头连接外部电源。
优选的,所述移动输液车还包括制动装置,所述制动装置设置在底盘或滚轮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的移动输液车,将医疗设备和输液、吸氧等多套设备集中在病床一侧,医护人员操作更方便,移动时也更快捷,省时省力;由于只占据病床一侧,节省了占地面积,从而将病床的另一侧空出来,便于医护人员操作或抢救。
移动输液车通过统一、集中的线路连接设备带,将电源、医疗气体、网络、负压等从设备带引入输液车,并在支架上分设电源、医疗气体、网络、负压等多个输出接口,各种医疗设备终端的管线直接连在移动输液车的支架上即可,管线相对集中,不用分散在病床两侧,医护人员操作和移动输液车时也不容易被绊倒,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与医用吊塔相比,移动输液车免安装,造价低,成本低,结构设计合理实用,使用灵活,移动方便,适用于普通病房或老式ICU。
附图说明
图1为医院现有的分区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右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移动输液车,包括底盘21,底盘21下方安装4个滚轮22,底盘21上方设置支架23。支架23上安装有两根输液架24,并且输液架24与支架23可拆卸连接。支架23上还安装有一块(可以为一块或一块以上)托盘25,托盘25与支架23可拆卸连接,其上用于放置医疗设备。
实施例二
如图3、4所示,一种移动输液车,包括底盘31,底盘31下方安装4个滚轮32,底盘31上方设置支架33,支架33上安装有可拆卸连接的一根输液架34,支架33上还安装有可拆卸连接、用于放置医疗设备的一块托盘35。
支架33上还设置输入接口36和输出接口37,输入接口36和输出接口37通过内部管线连接。输入接口36通过外部管线连接设备带,输出接口37连接医疗设备终端,输入接口36连接设备带并引入设备带上的电源、医疗气体、网络、负压等,然后分别引到输出接口37并通过输出接口37连接或输送到放置在托盘35上的医疗设备终端。
优选的,支架33上还设有插头38连接外部电源。
优选的,移动输液车还包括制动装置39,制动装置39设置在底盘31或滚轮32上,将移动输液车移动到所需位置后,可用制动装置39使其稳定停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龙奕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龙奕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380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