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装置支撑架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37837.2 | 申请日: | 201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564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叶青熠;郑博文;郑建纬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锦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28 | 分类号: | F16M1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装置 支撑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撑架,尤其涉及一种用以支撑电子装置(如显示器)的支撑架。
背景技术
早期平面显示器通过一支撑架连结,使其形成直立可供观赏的形态,可惜的是,这样的支撑架并不具有调整高度的作用,因此当使用者需要调整平面显示器高度时,就必须提高放置平面显示器的承垫物,例如:调整桌子的高度或增加支撑架底下的物件,由此提高平面显示器的高度。
早期的支撑架仅能提供支撑功能,因此显得不够便利,于是有人着手进行改良,让支撑架拥有能升降的功能,而其利用可伸缩的支撑架搭配定位机构(例如:卡榫),通过该两元件的配合,用以将平面显示器固定于某一特定位置。
请参阅图1所示,图中提供了一种具有升降功能的显示器支撑架结构,其包括有底座1a、与底座1a连接的支撑架2a及定位元件3a。支撑架2a具有第一连接部21a与第二连接部22a,第一连接部21a开设有定位孔211a,而第二连接部22a开设有数个呈等间距的固定孔221a。第一连接部21a移动的套设第二连接部22a,第一连接部21a一端进一步连接平面显示器4a,而第二连接部22a一端连接底座1a。
定位元件3a为卡榫,使用者可依据所需求的高度,将该定位元件3a选择的插设入定位孔211a与固定孔221a中,由此固定第一连接部21a,让平面显示器4a能上升或下降,如此解决了早期支撑架的缺失。
然而,由于第一连接部21a与第二连接部22a之间的运动要求,故在两者间必须保持适当间隙,致使第一连接部21a移动时会产生摇晃及摆动的情形,在多次使用下容易造成损坏。
又如中国台湾专利申请号第096203405号的显示器支撑架结构的改良专利,该专利提供一种显示器支撑架结构的改良,其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支撑架。支撑架具有轨道、设置在轨道上的限制部、副支架、及设置在副支 架内伸于轨道处的滑动部。使副支架和滑动部相对结合于轨道,并使滑动部滑设于限制部以内的轨道中。由此结构的设计,可以带动显示器产生升降运动。
综上所述,支撑架结构可能具有下述问题:以已知定位元件来提供固定的功能,容易造成支撑架的损坏。而且,即使无定位元件的设计(如上述专利所提供),但是支撑架的升降结构复杂,使得制作成本提高,也不利于组装,变相的增加许多组装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支撑架,其为无按键的设计,且可达到结构精简以及具有升降功能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装置支撑架,其中,包括:
一底座;
一连动件,其可动的设置于该底座,该连动件具有一导引定位结构;
一第一弹性件,其定位于该底座,该第一弹性件抵接于该连动件;
一支架,其设置于该底座上;
一第二弹性件,其一端连接于该支架;以及
一移动件,其连接于该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且可移动的设置于该支架,该移动件可分离的抵接于该连动件的导引定位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子装置支撑架,其中,该导引定位结构形成有一移动路径、一定位槽及一回弹路径,该移动路径与该回弹路径的一端相互连接,该定位槽设置于该移动路径与该回弹路径的另一端之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子装置支撑架,其中,该连动件具有一基部于该导引定位结构,该导引定位结构自该基部外表面向外凸设形成。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子装置支撑架,其中,该移动路径以及该回弹路径分别垂直于该基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子装置支撑架,其中,该移动件具有一顶抵部,该移动件的顶抵部可分离的抵接于该连动件的导引定位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子装置支撑架,其中,该移动件具有一主体部以及该顶抵部,该顶抵部连接于该主体部,且该顶抵部朝该连动件方向凸设有一突块,该顶抵部的突块可分离的抵接于该连动件的导引定位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子装置支撑架,其中,该支架内形成有一导轨,该移动件可移动的滑设于支架的导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子装置支撑架,其中,该连动件可转动的设置于该底座上,该移动件可直线移动滑设于支架的导轨,该移动件的直线移动方向垂直于该连动件的转动平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锦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信锦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378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力输水管道能量回收利用装置
- 下一篇:铝塑复合管电磁熔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