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小型球形压力容器免焊接可拆卸的裙座支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37683.7 | 申请日: | 2011-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23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吴雨辰;费伟;叶日新;张学恭;丘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寰球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2/00 | 分类号: | F16J1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小型 球形 压力容器 焊接 可拆卸 支撑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裙座支撑结构,特别是一种用于小型球形压力容器免焊接可拆卸的裙座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球形压力容器(球罐)通常采用支柱支撑,但是当球罐容积小于或等于1000m3的时候,也可以采用裙座支撑,国外早就将这种支撑形式运用于小型球罐,国内目前也有应用实例,详见《压力容器》2010年第2期,《大型裙座式支撑全足球瓣球罐应用技术》。
从承载能力来看,裙座要好于支柱支撑。裙座作为立式压力容器的一种重要的支撑形式,通常与设备本体是焊接的,在标准(JB/T4710《钢制塔式容器》和HG20652《塔器设计技术规定》等)中可以看到详细的要求,这种结构可以保证球罐和裙座之间有稳固的连接,
但是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如果这种焊接会最终影响到操作精度或者影响设备材料性能的时候,将不能采用焊接的形式连接球罐本体和裙座,必须采用以螺栓连接的活连接结构(可拆卸的支撑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小型球形压力容器免焊接可拆卸的裙座支撑结构,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述应避免用焊接结构时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小型球形压力容器免焊接可拆卸的裙座支撑结构,包括裙座托板,与所述小型球形压力容器的球罐壳体外表面曲率一致,所述裙座托板的内表面和所述壳体外表面紧密贴合但不焊接,所述裙座托板的外表面与裙座焊接,所述壳体上装设有多组固定结构。
其中,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壳体固定块与所述壳体焊接,所述裙座托板在所述壳体固定块的位置处加工豁槽,以供所述壳体固定块穿过,托板连接块焊接于所述裙座托板外侧,位于所述豁槽边缘,所述壳体固定块和连接块上配钻有螺栓 孔,固定螺栓穿过所述螺栓孔和螺母配合,垫圈垫于所述固定螺栓下方。
其中,所述多组固定结构为4组,沿设备圆周均匀分布。
其中,所述固定块和连接块之间垫有调整垫片。
其中,所述豁槽的尺寸大于所述壳体固定块的尺寸,以避开所述壳体固定块与壳体焊接的角焊缝。
其中,所述托板连接块与所述壳体固定块对齐。
其中,所述壳体固定块和壳体所采用材料为高强度调质型合金钢板,托板连接块、裙座托板和裙座所采用材料为普通低合金钢板。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完全焊死的连接改为可拆卸的活连接,在特定的情况下,如保护基础、保证操作精度、金属材料特殊性等情况下,能够有效解决焊接结构带来的不利影响,并同样也可以满足裙座对设备的稳定支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裙座与小型球形容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是连接部位的放大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壳体固定块1;固定螺栓2;垫圈3;调整垫片4;托板连接块5;螺母6;裙座托板7;壳体8;裙座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形状、构造以及特点能够更好地被理解,以下将列举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一块与壳体8外表面曲率一致的环形裙座托板7,内表面应保证和壳体8外表面紧密贴合但不焊接,裙座托板7的外表面与裙座焊接,焊接结构可以参考JB/T4710《钢制塔式容器》和HG20652《塔器设计技术规定》等标准中的相关内容。壳体8上装设有多组固定结构。
一组固定结构包括壳体固定块1、托板连接块5、固定螺栓2、垫圈3、调整垫片4和螺母6。壳体固定块1与小型球形压力容器的球罐壳体8焊接,由于该固定块尺寸很小,因此焊接量大大减小。裙座托板7在壳体固定块1的位置处加工豁槽,以供壳体固定块1穿过。所开豁槽的尺寸略大于壳体固定块1的尺寸,以避开壳体固定块1与壳体8焊接的角焊缝;托板连接块5焊接于裙座托板7外侧, 位置位于豁槽边缘,与壳体固定块1对齐。
在壳体固定块1和托板连接块5上配钻螺栓孔,用固定螺栓2、垫圈3、调整垫片4和螺母6连接即可,以此形成一组螺栓固定结构。其中固定螺栓2穿过螺栓孔和螺母6配合,垫圈3垫于固定螺栓2下方,调整垫片4垫于壳体固定块1和托板连接块5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寰球工程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寰球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376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