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动力螺旋刮料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137668.2 | 申请日: | 2011-05-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157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26 |
| 发明(设计)人: | 段玉新;刘利;张洋;关雅梅;郭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有色(沈阳)冶金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8B9/087 | 分类号: | B08B9/087 |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史旭泰 |
| 地址: | 110141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 螺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烧结工程或水泥技术领域,刮料装置是对圆筒混合机、回转窑类设备运行过程中,粘结在筒体内壁上的物料进行清理;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螺旋刮料装置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圆筒混合机和回转窑类设备一般都存在筒内物料粘结问题,如不及时清理,会愈结愈厚。不仅影响生产率和混合效果,而且加重设备运行负荷;粘结严重时,会导致相应零部件损坏,甚至造成停机事故。
现有的螺旋刮料装置采用电机驱动贯穿于筒体长度方向的转动轴,带动其上的螺旋刮刀旋转,工作时与筒体反向旋转,刮去多余粘料,如图5-1、图5-2所示。另外,该螺旋刮刀装置的结构复杂、外形庞大,转轴强度、刚度很难满足工作需要,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刮刀本身易粘料,且不容易清理,时间稍长则起不到刮料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无动力螺旋刮料装置;该无动力螺旋刮料装置具有不易粘料、清理和维护方便、性能可靠,以及节省能源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包括排料端支架和给料端支架,其结构要点是:在所述的排料端支架和给料端支架的顶部之间设置有横梁,所述的横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螺旋刮刀装置。
所述的螺旋刮刀装置设置有至少五个。
进一步地,所述的螺旋刮刀装置包括两垂直地设置在横梁下方的固定臂,两固定臂的下部通过第一转轴相连;所述的第一转轴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可在该第一转轴自由转动的摆动臂,所述的两摆动臂的下部通过第二转轴相连,螺旋刮刀设置在第二转轴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螺旋刮刀是由至少两组垂直于第二转轴的螺旋钢板构成,在所述螺旋钢板的顶部设置有刮刀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第二转轴为空心轴,在其两端分别设置6310-2Z深沟球轴承,通过轴承套固定于摆动臂的下部。设计为空心轴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减轻重量,与实心轴相比可减重50%;设置深沟球轴承,可使第二转轴转动灵活。当筒体内壁的粘结物料达到一定厚度时,粘结的物料与刮刀片产生摩擦,即可带动刮刀片转动,此时第二转轴上布设的螺旋钢板及刮刀片则发生了螺旋运动,刮除筒体内壁上粘结的物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两个固定臂之间可设置有加强筋Ⅰ,所述的两个摆动臂之间可设置有加强筋Ⅱ,以增加单体螺旋刮刀装置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⑴、不易粘料:(1)结构方面,现有螺旋刮料装置是在贯穿于筒体长度(至少12米)方向的一根转动轴(外径为351毫米)上,布设螺旋钢板及刮刀片,形成一根外径达700毫米的螺旋刮刀轴。在导程一定的情况下,此种结构螺旋线长,螺旋钢板及刮刀片上粘结的物料不易脱落,时间稍长则粘结固实在转动轴上。而本实用新型的螺旋刮刀结构,一方面在贯穿于筒体长度(至少12米)方向的横梁上设置至少五段2米长的单体螺旋刮刀装置,即将沿筒体方向的一段螺旋线(至少10米长)分成至少五段(2米长)螺旋线,且每段螺旋线可自行运动、互不干涉,有利于螺旋钢板及刮刀片上粘结的部分物料自行脱落;另一方面,此结构重量轻,且允许螺旋刮刀绕第一转轴摆动,借助筒体内壁上粘结的物料与刮刀片产生的碰撞,将单体螺旋刮刀装置顶起,螺旋刮刀随筒体的转动而不停的摆动,使螺旋钢板及刮刀片上粘结的部分物料被甩落。(2)使用效果方面,现有螺旋刮料装置使用15天后,粘结料层厚为螺旋钢板及刮刀片总高度的50%;使用30天后,粘结料层厚为螺旋钢板及刮刀片总高度的90%,不进行清理,已不能正常工作。本实用新型在使用15天后,粘结料层厚为螺旋钢板及刮刀片总高度的30%,使用30天后,粘结料层厚为螺旋钢板及刮刀片总高度的50%,使用60天后,粘结料层厚仍为螺旋钢板及刮刀片总高度的50%,没有增加,使用效果良好。
⑵、节省能源:现有螺旋刮料装置选用22千瓦电动机,按连续工作30天计算,消耗电量为15840度。本实用新型螺旋刮料装置取消了电机驱动,通过筒体旋转与其产生的摩擦力及自身重力,带动刮刀旋转工作,节省了能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有色(沈阳)冶金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有色(沈阳)冶金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376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10KV手车开关线路简易验电装置
- 下一篇:双高层压导磁板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