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旋转压机及其脱模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37019.2 | 申请日: | 2011-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85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余福义;胡永明;顾海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乳源东阳光磁性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15/32 | 分类号: | B30B15/32;B30B11/08 |
代理公司: | 深圳汇智容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38 | 代理人: | 陈小耕 |
地址: | 512721***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及其 脱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压加工装置,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粉料模压成型的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在磁性材料、制药、陶瓷等行业中,旋转压机被广泛采用来对粉料进行加压成型,通常,旋转压机的基本部件包括:立柱、固定轴、上压轮、上转盘、中转盘、下转盘、下压轮、上压棒、下压棒、下拉滑轨;而上、下压轮两头分别得到固定轴、立柱的支承;上、中、下转盘连接在一起且同速、同向绕固定轴转动。在旋转压机的上、中、下转盘上开有多个工位的同轴通孔,在上转盘的通孔中装有可上、下滑动的上压棒,上压棒的下端固定有上凸模,上压棒上下位置受控于上压轮和周向布置于上转盘上的端面凸轮;在下转盘的通孔中装有可上、下滑动的下压棒,下压棒的上端固定有下凸模,下压棒的上下位置受控于下压轮和周向布置于底盘上的端面凸轮(由脱模滑轨/下拉滑轨/填料滑轨等组成),加压时,下压棒的下端被下压轮顶住;在中转盘的孔中装有凹模,粉料由中转盘上的刮料器刮入凹模中。
其基本工作原理是:当上、中、下转盘同速、同向旋转时,下压棒进入下拉滑轨,下拉滑轨包括固定凹槽、并有连为一体的固定压板,通过下拉滑轨的固定压板迫使下压棒在凹槽中向下运动,在下压棒向下运动的同时料粉进入凹模;转盘继续转运,下压棒的下端与高度可调的填料导轨接触,在下拉导轨段溢出多装的粉料,达到要求的装料量后,上、下压轮分别驱动上、下凸模在凹模中做相对运动,待粉料被压制成规定坯件后,下凸模受到脱模滑轨顶推继续向上运动,相应地,上凸模沿着端面圆弧凸轮的轨迹向上回位,坯件被下凸模从凹模中顶出,坯件被迫顶出后,下压棒继续运动再次进入下拉滑轨,装在下压棒上的下凸模也向下运动,凹模中再次装入粉料,并重复上述过程。
但是,传统旋转压机难以完成带高凸体的下凸模成型所得坯件的脱模,比如市场需求越来越多的TDR等类下端带台肩或工字形的坯件,其成品坯件需要保持压出来的工字形或台肩,而下凸模存在高凸体的较大高差,坯件经压制推出凹模型腔后,往往下凸模高凸体部分仍然被包在坯件产品中间,与坯件形成一体而无法脱模,随着转盘转动和机器振动,一直没有脱模的坯件在高凸体处断裂,造成坯件废品,无法正常生产,严重影响坯件压制的成品率,给企业生产和经营管理带来很大损失和制约,也难以适应日益发展的市场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旋转压机及其脱模器,其具有如下优点:可以大幅降低下凸模高凸体在坯件脱模过程中导致的坯件断裂,从而实现对下端带台肩或工字形类坯件的顺利脱模,有效提高坯件成品率,促进了企业生产和管理效率。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之一是一种旋转压机的脱模器,旋转压机包括周向上依次固定有脱模滑轨/下拉滑轨/填料滑轨的底盘、固定在底盘中央的固定轴、围绕固定轴作同步转动且具有同轴通孔的上/中/下转盘、通过上转盘通孔而上下滑动的上压棒、装配在中转盘通孔中的凹模、通过下转盘通孔而上下滑动的带U形槽的下压棒、对上压棒施加下压力的上压轮、对下压棒施加上推力的下压轮,而所述脱模器包括带有顺序衔接的第1、2道斜坡的脱模滑轨。
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压机脱模器,针对脱模滑轨采用顺序衔接的第1、2道斜坡的特征结构,该2道连续的斜坡取代传统脱模滑轨的单道式斜坡,从而将旋转压机的脱模由一次脱模改为二次脱模,这样一来,第1道斜坡把下压棒及其上端的下凸模向上顶,当下凸模行至一次脱模最高点时,坯件产品被推出凹模的型腔,此时,脱离型腔约束的成型坯件瞬间膨胀,使成型坯件的体积和截面大于凹模型腔的体积和截面;随着转盘转动,下凸模行过第1道斜坡产生的最高点后进到第2道斜坡的最低点,在下压棒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下压棒及下凸模下降退回凹模型腔内部,此时,成型坯件因体积的膨胀而被拒在凹模型腔之外而不能退回,从而顺利实现下凸模及高凸面与坯件的首次分离,完成坯件完好脱模;然后,随着转盘继续转动,下压棒及下凸模行过第2道斜坡产生的最高点时,下凸模整体再次伸出顶起成型坯件使其与下凸模完全分离,下凸模行过第2道斜坡产生的最高点后再次下降退回凹模型腔内部,该工位使得成型坯件被整体顶起且完全分离,然后进入收坯程序;随着转盘后续转动,下压棒及下凸模再次进入下拉滑轨/填料滑轨,实施下行、填料,重复新一轮工作循环。
换言之,本实用新型巧妙入微地利用了成型坯件推出型腔瞬间的膨胀特性,采用2道斜坡和压机旋转运动,使得坯件出模后下凸模退回凹模型腔,而坯件出凹模后膨胀再也无法退回凹模型腔的客观特点,实现下端带台肩或工字形类坯件的二次顺利脱模,有效提高了坯件成品率,促进了企业生产和管理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乳源东阳光磁性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乳源东阳光磁性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370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