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铝合金翘片电热油汀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36865.2 | 申请日: | 2011-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26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宋振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德斋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3/04 | 分类号: | F24D13/04;F24D1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949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电热 油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汀,特别是涉及一种结构简单、散热高效的电热油汀。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心自己的生活质量。在室内取暖方面,电热油汀因其安静、无风、舒适度高而具有越来越高的应用率。
现有的电热油汀一般包括散热体、发热体、保护罩、电源与控制装置。其中,散热体一般由上油管、下油管和多片散热片组成。
上油管和下油管中间具有空腔,容纳导热油。
散热片为两片冲压形成的中间带有空腔的铁片组成,将两片铁片合并,形成容纳导热油的空腔,在两片铁片的接缝处做焊接,使其封闭。然后再焊接处做喷涂,保证密封效果。
每片散热片的侧壁上具有上、下两个孔,上油管和下油管穿过孔。管壁上对应散热片的油腔位置具有多个孔,以便与散热片的油腔形成连通的油腔。上油管和下油管插入散热片后,在上、下油管与散热片的接缝处做焊接,使其封闭。
这样,上油管、多片散热片和下油管之间的油腔是连通的。发热体与电源和控制装置相连接,发热体置于下油管中。当加热时,发热体的热量将油加热,导热油在下油管、多片散热片和上油管的油腔中流动,将热量通过散热体散发出去。
可以看到,现有技术的散热体是两片铁片,经冲压成型。冲压工艺难以确保产品的外观、冲压尺寸一致。而且,如此结构,散热体焊接的位置很多,工艺复杂,成本高,同时容易漏油,易造成损坏。喷涂工艺也难以保证喷粉的厚度,厚薄不均影响了散热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工艺复杂、易损坏、散热效果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铝合金翘片电热油汀以解决上述缺陷和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铝合金翘片电热油汀,包含控制面板,下油腔,上油腔和多个散热单元,该下油腔中具有电热元件,其特征在于,该散热单元为铝合金制管。
上述一种铝合金翘片电热油汀,其中,所述控制面板包括电源开关、控温元件、指示灯。
上述一种铝合金翘片电热油汀,其中,该电热元件连接该控温元件。
上述一种铝合金翘片电热油汀,其中,所述散热单元中间为导油腔,内含导热油。
上述一种铝合金翘片电热油汀,其中,所述导油腔与该下油腔和该上油腔的空腔相连通。
上述一种铝合金翘片电热油汀,其中,该下油腔和该上油腔与该散热单元的结合处采用氩弧焊接。
上述一种铝合金翘片电热油汀,其中,该散热单元外表面具有翘片。
上述一种铝合金翘片电热油汀,其中,该翘片为蝴蝶形。
上述一种铝合金翘片电热油汀,其中,该翘片的数量为4至10片。
上述一种铝合金翘片电热油汀,其中,该翘片围绕该散热单元对称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升温快。
2.环保节能。
3.密封性好。
4.重量轻。
5.结构简单,工艺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散热单元的一个最佳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看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包含控制面板101,下油腔102,上油腔103和多个散热单元104。控制面板101包括电源开关、控温元件、指示灯等。下油腔102中具有一个电热元件,连接控温元件。
散热单元104为铝合金制管,中间为导油腔,内含导热油。导油腔与下油腔102和上油腔103的空腔相连通。该铝合金制管可以为圆管、方管或者带有其他散热功能的管状结构。
当加热时,电热元件周围的导热油温度升高,导热油开始沿散热单元104的导油腔上升,热量通过散热单元104、下油腔102和上油腔103的外壁辐射出去,提高环境温度。被环境空气冷却的导热油下降至下油腔102,再次被加热,重复这样的对流循环,持续地将热量散发出去。
为了增快散热速度,本实用新型散热单元104采用了增大散热面积的结构设计。
图2表示了本实用新型散热单元104的具体结构的一个较佳实施例。散热单元104外表面设计成蝴蝶形翘片,向4个方向展开对称的4对像蝴蝶翅膀一样的翘片201-208,大大增大了散热面积,提高了热交换效率,加快了制热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德斋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德斋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368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温控装置
- 下一篇:新型干式地面双系统加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