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容量回转压缩机的弯管固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36738.2 | 申请日: | 2011-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51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黄水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9/00 | 分类号: | F04C29/0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粤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4 | 代理人: | 唐强熙 |
地址: | 5283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容量 回转 压缩机 弯管 固定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缩机,特别是一种变容量回转压缩机的弯管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变容量回转压缩机,其弯管从变容腔滑片的后部引出到壳体外,见图7,然后通过三通阀连接吸气管或排气管,实现变容功能。由于该结构的弯管较长,同时在使用或运输过程中的震动较大,导致容易出现折断现象,从而降低其产品的稳定性及使用寿命。因此,有必要作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装配简便、安装牢固和缓冲效果好的变容量回转压缩机的弯管固定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变容量回转压缩机的弯管固定结构,包括设有弯管的压缩机主体及其储液器,储液器上设置有储液器支架和储液器箍带,其结构特征是所述储液器箍带和/或储液器对应弯管的位置设有装接件,弯管与装接件相互配合固定。
所述装接件包括弯管箍带,弯管箍带的一端与储液器支架为一体设置,弯管箍带的另一端绕过弯管,且与储液器箍带相连接;弯管夹持固定于弯管箍带与储液器箍带之间。
所述装接件包括弯管箍带,弯管箍带的两端分别与储液器箍带为一体设置,弯管箍带上设置有与弯管相匹配的装配空隙;弯管套设置于弯管箍带上,且与弯管箍带的装配空隙相互配合固定,弯管与储液器之间设置有距离。
所述装接件包括弯管箍带,储液器支架对应弯管箍带的位置向外延伸出一固定架,弯管箍带的一端与固定架为一体设置,弯管箍带的另一端与固定架相连接,弯管夹持固定于固定架与弯管箍带之间。
所述储液器箍带包括外层箍带和内层箍带,弯管夹持固定于外层箍带与内层箍带之间;外层箍带及内层箍带的一端与储液器支架相互配合固定,外层箍带及内层箍带的另一端绕过储液器,且与储液器支架相连接。
所述储液器箍带的一端与储液器支架相连接,储液器箍带的另一端与储液器支架为一体设置,且该端呈L形,其与储液器共同构成一可容纳弯管的装配空隙,该弯管夹持固定于储液器箍带与储液器之间。
所述储液器箍带的一端与储液器支架相连接,储液器箍带的另一端与储液器支架为一体设置,且该端呈弯折状,其与储液器共同构成一可容纳弯管的装配凹槽,该弯管夹持固定于储液器箍带与储液器之间。
所述弯管与储液器、储液器箍带或弯管箍带之间设置有箍垫。
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装接件和箍垫,以实现弯管与储液器固定连接,箍垫可以起到缓冲作用,从而减少弯管的震动,避免了弯管出现折断的现象,提高弯管的结构刚性,延长其使用寿命;不仅保证弯管与储液器箍带和/或储液器的连接紧密性,又能充分保障弯管与储液器之间设置有最佳的距离,有利于产品的设计与安装;其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成本低廉、牢固可靠和防震降噪效果好的特点,降低产品的不合格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二实施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三实施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四实施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五实施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第六实施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现有技术中的压缩机主体与储液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压缩机主体,2为螺钉,3为储液器,4为储液器箍带,5为弯管,6为弯管箍带,7为固定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第一实施例
参见图1,本变容回转压缩机的弯管固定结构,包括设有弯管5的压缩机主体1及其储液器3,储液器3上设置有储液器支架和储液器箍带4。储液器箍带4对应弯管5的位置设有装接件,弯管5与装接件相互配合固定。
装接件为弯管箍带6,弯管箍带6的一端与储液器支架为一体设置,弯管箍带6的另一端绕过弯管5,且与储液器箍带4通过螺钉2固定相连接。弯管5夹持固定于弯管箍带6与储液器箍带4之间,其目的在于:可以减少弯管5的震动,避免了弯管5出现折断的现象,提高弯管5的结构刚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弯管5与储液器箍带4及弯管箍带6之间设置有箍垫,箍垫可以起到缓冲作用,同时确保弯管5与储液器箍带4及弯管箍带6的连接紧密性,简化制造工艺,减少装配误差。
第二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367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