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容量回转压缩机的弯管减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36736.3 | 申请日: | 2011-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179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黄水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9/00 | 分类号: | F04C29/00;F16F15/08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粤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4 | 代理人: | 唐强熙 |
地址: | 5283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容量 回转 压缩机 弯管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缩机,特别是一种变容量回转压缩机的弯管减振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有变容量回转压缩机,其弯管从变容腔滑片的后部引出到壳体外,见图10,然后通过三通阀连接吸气管或排气管,实现变容功能。由于该结构的弯管较长,同时在使用或运输过程中的震动较大,导致容易出现折断现象,从而降低其产品的稳定性及使用寿命。因此,有必要作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装配简便、安装牢固和减振降噪效果好的变容量回转压缩机的弯管减振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变容量回转压缩机的弯管减振结构,包括设有弯管的压缩机主体及其储液器,储液器上设置有储液器支架和储液器箍带,其结构特征是所述储液器箍带与弯管之间设置有弹性部件;该弹性部件的一端与储液器箍带相连接,弹性部件的另一端与弯管相互配合固定。
所述弹性部件为减振橡胶,减振橡胶的截面呈U形,减振橡胶的内壁形成一箍带卡位,储液器箍带的一端穿过箍带卡位,且该端与储液器支架固定连接;储液器箍带的另一端与储液器支架为一体设置,减振橡胶夹持固定于储液器箍带与储液器之间。
所述减振橡胶的截面呈倒钩形,减振橡胶的弯折端上开设有箍带卡位,减振橡胶与储液器箍带相互插接固定;储液器箍带的两端分别与储液器支架固定连接。
所述减振橡胶对应弯管的位置设有弯管卡位,弯管卡位上开设有夹缝;该夹缝与弯管卡位相互贯通。
所述夹缝与减振橡胶的轴线相互重叠,或与减振橡胶的轴线之间设有倾斜角度;弯管穿过夹缝与弯管卡位相互卡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弹性部件,以实现弯管与储液器固定连接,同时弹性部件可以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并且能够吸收弯管运行时产生的振动能量,降低压缩机振动幅值;有效避免了弯管出现折断的现象、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及安全性;其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成本低廉、牢固可靠和防震降噪效果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减振橡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沿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二实施例中的减振橡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沿B-B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第三实施例中的减振橡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的沿C-C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第四实施例中的减振橡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的沿D-D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现有技术中的压缩机主体与储液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压缩机主体,2为螺钉,3为储液器,4为储液器箍带,5为减振橡胶,5.1为箍带卡位,5.2为弯管卡位,6为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第一实施例
参见图1-图3,本变容量回转压缩机的弯管减振结构,包括设有弯管6的压缩机主体1及其储液器3,储液器3上设置有储液器支架和储液器箍带4。为了减少弯管6振动,延长弯管6的使用寿命和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因此在储液器箍带4与弯管6之间设置有弹性部件,弹性部件的一端与储液器箍带4相连接,弹性部件的另一端与弯管6相互配合固定,该弹性部件为减振橡胶5,其目的在于:通过减振橡胶5实现弯管6与储液器3固定连接,由于减振橡胶5采用天然橡胶制作,其成本低廉且防振效果理想,并且具有很好地吸收噪音。
减振橡胶5对应弯管6的位置设有弯管卡位5.2,弯管卡位5.2上开设有夹缝,夹缝与减振橡胶5的轴线相互重叠,并且与弯管卡位5.2相互贯通,其目的在于:安装时,弯管6穿过夹缝与弯管卡位5.2相互卡接固定,限制弯管6活动,有效减少弯管6的振动,避免了弯管6出现折断的现象,提高弯管6结构刚性。
减振橡胶5的截面呈U形,减振橡胶5的内壁形成一箍带卡位5.1,储液器箍带4的一端穿过箍带卡位5.1,且该端与储液器支架通过螺钉2固定连接。储液器箍带4的另一端与储液器支架为一体设置,减振橡胶5夹持固定于储液器箍带4与储液器3之间,确保了减振橡胶5的安装牢固,同时简化制造工艺,便于安装和拆卸,避免了减振橡胶5出现位移或松动现象。
第二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367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