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四腔二囊管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36169.1 | 申请日: | 2011-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517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曹艳;兰春慧;兰丽;李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 |
代理公司: | 重庆志合专利事务所 50210 | 代理人: | 胡荣珲 |
地址: | 400042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四腔二囊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四腔二囊管。
背景技术
在临床上,对患肝硬化导致食管破裂出血的病人,通常将四腔二囊管经口腔或鼻腔插入胃后,充气使四腔二囊管的管端气囊充气,然后通过牵引绳索将四腔二囊管向病人体外牵引,充气气囊压迫食管的曲张静脉,从而对食道破裂处止血。现有的四腔二囊管通常包括导管本体,导管本体的一端依次连接有胃气囊和食道气囊,导管本体的另一端连接有一个多通道管接头,该多通道管接头上连接有胃气囊用阀、食道气囊用阀、固定气囊用阀等,这种四腔二囊管上没有设置专用的连接牵引绳索的部位,使得牵引绳索与四腔二囊管之间的连接比较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四腔二囊管,其结构简单、能够方便、稳定的连接牵引绳索。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四腔二囊管,包括导管本体,所述导管本体的一端依次连接有胃气囊和食道气囊,导管本体的另一端连接有一个多通道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本体上固定有一固定块,该固定块上设有拉环。
所述固定块邻近所述多通道管接头。
所述固定块具有一中心通孔,所述导管本体穿过所述固定块的中心通孔。
所述固定块的外壁开设有相互对称的两个盲孔,所述拉环弯曲成“U”形,“U”形拉环的两端分别向内侧呈90°折转延伸,其两端的折转延伸段分别卡落在两个盲孔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四腔二囊管的导管本体上固定有一固定块,该固定块上设有拉环,牵引绳索的一端能够方便的连接在拉环上,从而实现牵引绳索与四腔二囊管之间稳定、方便的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块与拉环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图2,一种四腔二囊管,包括由硅橡胶支撑的导管本体1,所述导管本体1的一端依次连接有胃气囊2和食道气囊3,导管本体1的另一端连接有一个多通道管接头4,所述导管本体1上固定有一固定块5,该固定块5上设有拉环6。所述固定块5邻近所述多通道管接头4。所述固定块5具有一中心通孔5a,所述导管本体1穿过所述固定块的中心通孔5a并与导管本体1粘接固定。所述固定块5的外壁开设有相互对称的两个盲孔,所述拉环6弯曲成“U”形,“U”形拉环6的两端分别向内侧呈90°折转延伸,其两端的折转延伸段分别卡落在两个盲孔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361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