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通道的发光二极管驱动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35892.8 | 申请日: | 201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763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忠树;吕荣章;王法平;谢坤佑 | 申请(专利权)人: | 群光电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H02H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张燕华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道 发光二极管 驱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驱动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多通道的发光二极管驱动系统。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具有高发光效率、使用寿命长、工作温度范围广及环保无汞等特点,使其超越白炽灯及荧光灯泡,并领导照明领域进入一个固态照明的新时代。
但由于LED本身顺向电压及电流对温度特性的关系会影响LED的寿命以及光源输出的强度,因此需使用定电流源来使LED在照明场合能达到最佳化并可提高电源效率。又,多通道的发光二极管电路因必须同时驱动多个并联连接发光二极管串行,其中各该发光二极管串行是由多个发光二极管组成;当使用一电压源驱动该多通道的发光二极管电路时,可能因发光二极管内阻的不同而导致导通于不同发光二极管串行的电流有所差异,导致发光亮度不均匀的问题产生,进而降低整体多通道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通道的发光二极管驱动系统,可以达到均流控制该多通道发光二极管电路的驱动电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通道的发光二极管驱动系统,包含:
一电源转换器;
一整流及滤波单元,电性连接于该电源转换器;
多个发光二极管串行,由多个串联连接的发光二极管组成,该多个发光二极管串行为并联连接于该整流及滤波单元;
多个线性调节器,包含数量与所述发光二极管串行对应的多个开关二极管及数量与所述发光二极管串行对应的多个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晶体管,且各该线性调节器分别对应地电性连接于各该发光二极管串行;
一定电流/定电压控制器,电性连接于该多个线性调节器;
一光耦合隔离器,具有一发光端及一感光端,该发光端电性连接于该定电流/定电压控制器,以接收该定电流/定电压控制器的导通电流,并隔离地传送到该感光端;
一PWM控制器,电性连接于该电源转换器及该光耦合隔离器,以接收该光耦合隔离器所传送的一感知信号并控制该电源转换器。
上述的多通道的发光二极管驱动系统,其中,还包含一保护单元,电性连接于该定电流及定电压控制器与该线性调节器,该保护单元包含:
一稳压器;
一用以比较该整流及滤波单元输出电压及该稳压器输出电压的第一运算放大器,其一负向输入端电性连接于该稳压器;及
多个保护电阻器,电性连接于该稳压器的一正向输入端及该整流及滤波单元。
上述的多通道的发光二极管驱动系统,其中,该保护单元还包含:
一第二运算放大器,电性连接于该稳压器;
多个第一开关元件,电性连接于该第二运算放大器及该多个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晶体管的漏极;及
多个第二开关元件,电性连接于该第二运算放大器及该多个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晶体管的源极。
上述的多通道的发光二极管驱动系统,其中,该保护单元还包含一短路保护电路,该短路保护电路包含:
一用以检测该电源转换器所提供电压的辅助绕组,电性耦接于该电源转换器;
一保护二极管,电性连接于该辅助绕组;
一第一晶体管,电性连接于该保护二极管;
一第二晶体管,电性连接于该保护二极管及该第一晶体管;及
一第三晶体管,电性连接于该保护二极管。
上述的多通道的发光二极管驱动系统,其中,该第一晶体管为PNP型双载子接面晶体管,该第二晶体管为NPN型双载子接面晶体管。
上述的多通道的发光二极管驱动系统,其中,该电源转换器为一隔离式DC/DC转换器。
上述的多通道的发光二极管驱动系统,其中,该定电流/定电压控制器包含一稳压器及一电性连接于该稳压器的一电阻电容网络。
上述的多通道的发光二极管驱动系统,其中,该电阻电容网络包含一电阻器及一电容器以决定该定电流/定电压控制器的频率响应。
上述的多通道的发光二极管驱动系统,还包含一PWM调光信号,电连接于该线性调节器与该定电流/定电压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在于,利用该定电流/定电压控制器检测导通于该多个发光二极管串行的电流,及该整流及滤波单元的输出电压值,以提供该电源转换器做电压的补偿,并通过该多个线性调整器以调整该多个发光二极管串行间的电流差异,以达到均流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群光电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群光电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358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玻璃镀膜的辊涂装置
- 下一篇:化学强化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