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体容器导流嘴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35831.1 | 申请日: | 2011-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85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曹登禄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登禄 |
主分类号: | B65D51/16 | 分类号: | B65D51/16;B65D25/5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董金国 |
地址: | 050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体 容器 导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体容器导流嘴。
技术背景
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经常用到盛装液体的容器,如油桶、水桶、化学液体桶(瓶),醋瓶(桶)、酱油桶(瓶)等等,在往外倒液体时,部分液体顺着容器口外部往下流,尤其是对粘稠液体,如食用油等,停止倒出后,就得用菜叶、抹布或者手指将余油再逆行往上刮回到容器中去,这样既不卫生又不方便,还在容器外面留下一部分液体,放置一段时间后和空气中的灰尘粘合在一起,造成容器口的多次污染。并且当容器中装满液体往外倒的时候,由于出液口和往容器中补充空气是同一个口,当容器内部压力减小时,出液减缓往里补充空气,而后继续出液,彼此交替进行,液体流速很不均匀,所以出液的粗细、出液的角度和需要倒出的量难以掌握,即便使用漏斗,稍不注意也容易把液体溅起来或洒到外面去,特别是对有害、有毒的液体,如:酸性、碱性、腐蚀性液体,在往外倒的时候,非常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还污染环境。目前已有内、外双层结构设计的出液与进气分离的液体容器口,但此类液体容器口在倾倒液体时仍需注意倾倒的角度,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结构简单、应用广泛、能够避免余液外流且以任意角度倾倒均可使液体流出均匀畅通的一种液体容器导流嘴。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液体容器导流嘴,包括出液口、回流槽以及进气口,所述出液口高于所述回流槽,所述进气口设置在回流槽底面后端的最低点,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与进气口相连通的通入容器内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单向止回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回流槽可收集倒出液体后的余液,呈倾斜设置的回流槽底面将余液导流至其最低点,并通过设置在回流槽底面最低点处的进气口使余液回流至容器内,保持了容器外壁的清洁并减少了浪费。与进气口相连通的进气管末端设置有单向止回阀,倾倒液体时气体能进入容器而液体则不能从进气管流出,从根本上使出液与进气分离,从而使倒出的液体均匀畅通,避免喷溅现象。四段抛物线的设计使得倒出液体与回流液体符合抛物特性,从而使倒出液体与回流液体更为顺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与本实用新型配套使用的容器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出液口端面与回流槽端面的相对关系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通过出液口前后端的纵截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出液口下底面、容器口及进气口的相对关系图。
在附图中:1 出液口、2 回流槽、3 进气口、4 进气管、5 回流槽底面、6 单向止回阀、7 出液口密封塞、8 出液口密封环、9 回流槽密封环、10 翻盖开启扳手、11,12,13,17,20 抛物线、14,21 椭圆、15,19 中心线、16 抛物线13的顶点,18 圆弧线、22 容器口、23 抛物线17的顶点。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登禄,未经曹登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358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验试剂安全周转箱
- 下一篇:酒提测量杯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5D 用于物件或物料贮存或运输的容器,如袋、桶、瓶子、箱盒、罐头、纸板箱、板条箱、圆桶、罐、槽、料仓、运输容器;所用的附件、封口或配件;包装元件;包装件
B65D51-00 其他类目不包含的封口
B65D51-02 . 用于罐、铁盒或类似的液体用容器的松散接合的而不带使容器有效密封的装置的盖或罩
B65D51-14 . 适用于与容器口保持密封接合的刚性圆盘或球形构件,如储罐的封口盘
B65D51-16 . 带有通空气或气体的装置
B65D51-18 . 带有保护性帽状外盖的封口的配置或两个或多个协同操作的封口的配置
B65D51-24 . 与用于非封闭用途的辅助装置结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