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冷压电池极柱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135597.2 | 申请日: | 2011-05-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040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 发明(设计)人: | 葛桂兰;孙维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1M2/20 | 分类号: | H01M2/20;H01M2/30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李凤 |
| 地址: | 300381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电 池极柱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压接电池极柱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冷压电池极柱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科技的迅猛发展,电池应用范围越来越广,电池的品种、规格也不断增加。目前,电池在装配极柱时,大多由手工将极柱放入夹紧钳上,一人手工固定,一人操作夹钳进行压接,压后测量尺寸,如不附合要求再进行二次冷压。这样冷压电池极柱的方式工作效率低、电池极柱牢固性和电池的一致性差,并难以满足市场对电池质量越来越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产品一致性好,能够保证电池极柱牢固可靠,以满足市场对电池质量越来越高要求的一种冷压电池极柱用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冷压电池极柱用装置,包括定位装置、顶出装置、底板部分和上板部分,其特征是: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固装于底板上的正极柱定位块和固装有负极移动轴和负极柱定位块前挡板的负极柱定位块,所述正极柱定位块两面分别固装有移动轴定位套和正极柱定位块前挡板,移动轴定位套的孔中置有弹簧和固装于负极柱定位块上的负极移动轴;所述顶出装置包括固装有小手柄和凸轮的小转轴;所述底板部分包括底板,底板面上固装的定位装置、顶出装置、正负极柱压头、垫板、定位板、短导轨、长导轨、拉簧架和可在底板上上下移动的导柱,短导轨和长导轨之间设置有可移动的负极柱侧压头,负极柱侧压头和拉簧架由拉簧连为一体;所述上板部分包括上板,上板面上固装有斜铁、导套和上压头。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所述顶出装置中小转轴安装小手柄和凸轮的部位为方轴,小手柄和凸轮与小转轴配合处为方孔,小手柄和凸轮通过螺母固装于小转轴两端,所述顶出装置由凸轮支架将小转轴固装于所述底板上。
所述定位装置的正极定位块固装于所述底板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通过采用安装于压力机上的装置冷压电池极柱,在保证电池极柱牢固可靠的基础上,提高了工作效率高和产品的一致性,满足市场对电池质量越来越高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冷压电池极柱用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图1中下板部分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顶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压力机工作原理图。
图中:1- 导柱、2- 导套、3- 正极柱上压头、4- 上板、5- 斜铁、6- 定位装置、6.1-弹簧、6.2-螺栓、6.3- 移动轴定位套、6.4- 正极柱定位块、6.5- 正极柱定位块前挡板、6.6- 负极移动轴、6.7- 负极柱定位块、6.8- 负极柱定位块前挡板、7- 正负极柱压头、8-负极柱侧压头、9- 底板、10- 拉簧、11- 拉簧架、12- 垫板、13- 定位板、14-顶出装置、14.1- 小手柄、14.2- 凸轮、14.3- 凸轮支架、14.4- 小转轴、14.5- 螺母、14.6-螺钉、15-短导轨、16- 长导轨、17- 斜铁顶板、18- 上板部分、19- 底板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分别制备出尺寸相互对应的定位装置6、顶出装置14、底板部分19、和上板部分18,组装后形成极柱冷压装置,制作过程为:
如图3和图4所示,先制备出定位装置和顶出装置:
附图3所示定位装置的制备过程:根据极柱尺寸,选用钢材加工出移动轴定位套6.3、正极柱定位块6.4、正极柱定位块前挡板6.5、负极移动轴6.6、负极柱定位块6.7、负极柱定位块前挡板6.8,然后用螺栓6.2将移动轴定位套和正极柱定位块前挡板固装于正极柱定位块两面,移动轴定位套的孔中放入弹簧6.1和负极移动轴,将负极柱定位块前挡板固装于负极柱定位块上,安装的所有位置以保证极的柱准确定位;
图4所示顶出装置的制备过程:选用钢材加工出带有方孔的小手柄14.1和带有方孔的凸轮14.2、凸轮支架14.3和小转轴14.4,小手柄和凸轮通过螺母14.5固装于小转轴两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355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铅酸蓄电池接线装置
- 下一篇:一种洗瓶机的输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