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竹木石雕刻画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35000.4 | 申请日: | 201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296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朱泓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山徽州竹艺轩雕刻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4C1/22 | 分类号: | B44C1/22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459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雕 刻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艺装饰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竹木石雕刻画。
背景技术
我国的竹木资源丰富,使用竹木进行雕刻以及作画的传统更是源远流长。由于需要在整根原木或原竹上进行雕刻,为凸显出雕刻内容,便于人们观赏,竹木石雕刻画通常都秉承先雕刻再上色的工艺流程。上述流程在实际制作中,由于雕刻部分遍布在整个产品上且雕刻单元大小形态不一,逐个上色繁琐,普遍存在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同时,由于需要人工上色,长时间的机械式操作就不可避免存在失误,从而降低其成品率。此外,人工上色也普遍存在雕刻图案的边缘部分易模糊,导致其棱角不明显的现象,从而极大降低了竹木石雕刻画的成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的竹木石雕刻画,其生产效率高且成品质量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竹木石雕刻画,所述雕刻画的画板上涂覆有底漆层,去除底漆部构成雕刻图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当采用上述结构以后:首先,避免了人工先雕刻后上色导致的雕刻图案边缘模糊的现象,由于是先上底漆后雕刻,雕刻图案棱角分明,可靠保证了其成品质量;其次,避免了人工为各雕刻单元逐个上色,无论雕刻单元大小形态各异,直接一次性刷底漆并在其上进行雕刻,工作效率得到极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结构的半剖视图;
图3为图2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竹木石雕刻画,所述雕刻画的画板10上涂覆有底漆层20,去除底漆部构成雕刻图案30,如图1-2所示。
上述雕刻方式可理解为两种,一种为底漆层20的去除部分与雕刻图案30的大小及轮廓一致,雕刻图案30凹入底漆层20,如图3所示,这样最终在雕刻图案30自然展示出画板10的本色,也就是原竹或原木的本色,另一种雕刻方式则为底漆层20的去除部分与雕刻图案30的大小及轮廓互补,也就是说,最终底漆层20的颜色自然成为雕刻图案30的颜色,雕刻图案30突出画板10的板面,而原竹或原木的本色则最终成为画板10的装饰底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底漆层20的去除部分与雕刻图案30的大小及轮廓一致,也就是雕刻图案30自然展示出画板10的本色,从而更符合雕刻画古朴的风格和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山徽州竹艺轩雕刻有限公司,未经黄山徽州竹艺轩雕刻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350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装载扩散磷源的源瓶
- 下一篇:一种印花机垂直加程延时固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