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134381.4 | 申请日: | 2011-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112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 发明(设计)人: | 胡小东;中濑雄章;谭世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46 | 分类号: | H01R13/46;H01R13/629;H01R12/71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卡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设有抽屉座的电子卡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201010552770.9号专利申请揭示了一种设有抽屉座的电子卡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容置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遮覆于绝缘本体上的遮蔽壳体及移动收容于绝缘本体与遮蔽壳体所界定的移动空间内的抽屉座,所述遮蔽壳体侧壁上设有沿伸入移动空间内的弹片,所述抽屉座呈框架结构,其中框架结构的两侧设有与遮蔽壳体弹片配合锁卡的卡口。
上述电子卡连接器的卡口侧面呈直壁状,只有抽屉座两侧完全且准确插入下,弹片才能卡入该卡口内,当受力不均衡或者插入过程没有完全到位,容易造成弹片位于抽屉座卡口边缘而无法进入卡口内之现象。且上述一个卡口的设计可以在抽屉座插入时提供扣合手感,但在抽屉座退出时却没有手感体验,影响用户判断。
因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克服前述缺陷的电子卡连接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操作手感设计的电子卡连接器。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遮覆于绝缘本体上的遮蔽壳体、抽屉座及安装于绝缘本体一侧的退卡机构,所述绝缘本体与遮蔽壳体围设成收容抽屉座的移动空间,所述遮蔽壳体包括主体部及自主体部两侧弯折延伸形成的侧壁,侧壁上设有可延伸入移动空间内的弹片,所述抽屉座包括主体框架,主体框架两侧沿电子卡插入方向分别依次设有与遮蔽壳体的弹片顺次接触的卡口、凸部及凹槽,所述凸部与凹槽相邻一侧倾斜延伸形成有受力斜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抽屉座两侧凸部及凸部一侧受力斜面的设置,使抽屉座在插入及退出时产生明显手感并有助于抽屉座的退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遮蔽壳体的分离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退卡机构凸轮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抽屉座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抽屉座完全插入状态下与遮蔽壳体的配合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抽屉座退卡初始状态下与遮蔽壳体的配合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抽屉座退卡过程即将结束状态下与遮蔽壳体的配合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0、安装于绝缘本体10内的导电端子30、遮覆于绝缘本体10上的遮蔽壳体20、抽屉座40及安装于绝缘本体10一侧的退卡机构50。所述绝缘本体10与遮蔽壳体20共同围设成用于收容抽屉座40的移动空间60。本案定义电子卡插入方向为A方向,与电子卡插入方向的反方向为B方向,电子卡左右两侧的方向分别为C方向、D方向。
所述绝缘本体10包括基部11、位于基部11两侧并与基部11一体成型的侧部12及位于绝缘本体10远离电子卡插入端的尾部17。所述导电端子30收容安装于所述绝缘本体10基部11靠近中间位置处,所述侧部12两侧设有若干卡块13。侧部12中间部位设有倾斜的阻挡块15,所述阻挡块15在靠近电子卡插入端一侧设有倾斜面151,在倾斜面151的末端开设有贯通至移动空间60的开口14。绝缘本体10安装退卡机构50的一侧上设有移动槽16,所述移动槽16位于阻挡块15外侧。所述尾部17的内侧设有一弧形凹槽18,绝缘本体10在邻近弧形凹槽18位于B方向前端的基部11上开设 有固持孔19。
所述遮蔽壳体20遮覆于绝缘本体10上,包括主体部21及自主体部21两侧弯折延伸形成的侧壁22,所述侧壁22上设有卡持于绝缘本体10侧部12外侧卡块13上的卡扣件23,侧壁22中部设有一弹片24,所述弹片24自主体部21弯折并沿B方向延伸形成,包括弹性部241及设于弹性部241末端的曲状抵接部242。所述弹性部241沿绝缘本体10阻挡块15上的倾斜面151向移动空间60内倾斜延伸,所述曲状抵接部242对应绝缘本体10上的开口14进入移动空间60内。所述主体部21后端设有与绝缘本体10固持孔19对应的固持孔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343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