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临时体表动脉转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34163.0 | 申请日: | 201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52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文亚渊;任春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2 | 分类号: | A61M1/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志合专利事务所 50210 | 代理人: | 胡荣珲 |
地址: | 400042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临时 体表 动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临时体表动脉转流装置。
背景技术
急性动脉栓塞通常发生于风湿性心脏病以及体弱多病的患者。由于上述患者的身体状况一般较差,难以承受麻醉及取栓手术创伤带来的伤害,一旦发生栓塞,在患者身体状况较差的情况下进行手术将使患者直接面临生命危险。目前,对于急性动脉栓塞的患者,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在患者全身麻醉的状态下行动脉血管切开取栓术,但该方法对于心肺功能差的患者是无法立即进行手术的,必须等到患者的心肺功能最大限度地恢复后才能进行手术,而心肺功能恢复一般需要较长的时间,这就将导致肢体血供严重受损,最终因缺血缺氧发生肢体坏死。并且采用上述方法一旦手术失败,血管栓塞时间过长,栓塞远端肢体新的血流通路未及时建立,依然将导致肢体远端缺血缺氧而坏死,最后只能截肢。因此,如何保证急性动脉栓塞患者动脉栓塞部位远端的血供,为患者延缓手术争取时间,有效地避免肢体坏死,并及时建立新的血流通路,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临时体表动脉转流装置,其操作简便,创伤较小,对于身体虚弱的患者也能承受,不仅能够为身体状况较差的患者争取手术时间或避免手术,防止栓塞肢体缺血缺氧坏死,而且能够及时建立新的血流通路,避免了常规手术因无法及时进行取栓而导致肢体缺血缺氧坏死的情况发生。另外,本实用新型也适用于任何血管吻合手术中血液的临时转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临时体表动脉转流装置,包括一个转流管,该转流管用于将动脉栓塞处的近心端和远心端连接,转流管包括主管,主管的一端设有主管穿刺套管,该主管穿刺套管为轴向贯通的空心管,主管穿刺套管的侧壁与主管连通,主管穿刺套管的尾部设有单向阀,主管的另一端分叉形成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第一、第二支管上分别设有支管穿刺套管,两个支管穿刺套管均为轴向贯通的空心管,各支管穿刺套管的侧壁与一支管连通,支管穿刺套管尾部管孔设有密封橡胶柱,所述主管上设置一个三通阀,三通阀第一、第二端连接主管,第三端空置用盖密封;一个主管穿刺套管的管芯,用于支撑主管穿刺套管插入动脉血管,主管穿刺套管的管芯为贯通的空心管结构,管芯的外径与主管穿刺套管的内径相同,管芯的长度大于主管穿刺套管的长度;一个用于引导主管穿刺套管的管芯插入动脉血管的导丝,该导丝的直径小于或等于主管穿刺套管的管芯的内径,该导丝的长度大于主管穿刺套管的管芯的长度;两个用于支撑支管穿刺套管插入动脉血管的穿刺针芯,该穿刺针芯的外径与支管穿刺套管的内径相同,长度大于支管穿刺套管的长度;一个用于刺破动脉血管的穿刺针,该穿刺针为贯通的空心管结构,穿刺针的内径与用于引导主管穿刺套管的管芯插入动脉血管的导丝的直径相同。
所述转流管为硅胶转流管。
所述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上均设有流速调节器。
所述主管穿刺套管的尾部的单向阀为单向活瓣。
所述主管穿刺套管的尾部的一侧固定有可周向转动的圆环。
所述三通阀第三端上的盖为螺旋帽。
所述两个用于插入支管穿刺套管的穿刺针芯均包括针体和针柄,所述针体前端设为斜面针尖,针体距斜面针尖5mm的部分为空心段,其余部分为实心段,空心段后端的针体表面设一凹槽与空心段连通。
所述凹槽的长度为2 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341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灌肠器的肛门输液管结构
- 下一篇:一种微生物分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