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锁式胶塞及应用其的双密封自灌式浮箍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134133.X | 申请日: | 2011-04-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15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 发明(设计)人: | 曹双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双勇 |
| 主分类号: | E21B33/13 | 分类号: | E21B33/13 |
| 代理公司: | 牡丹江市丹江专利事务所 23205 | 代理人: | 张雨红 |
| 地址: | 157013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锁式胶塞 应用 密封 灌式浮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工具,具体涉及一种自锁式胶塞及应用其的双密封自灌式浮箍。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油田作业中的自灌式浮箍普遍存在密封效果不佳的缺点。这给油田固井作业带来不必的重复作业及较大的人力和物力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密封效果好的自锁式胶塞及应用其的双密封自灌式浮箍。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自锁式胶塞,包括后部设有导向段的塞体,所述塞体其前部由前至后依次设有引导头、环形卡槽及 密封段,密封段套有密封圈。
双密封自灌式浮箍,包括外壳体、阀芯、阀芯座及密封套,所述密封套上部设有外径小于所述外壳体内径的小径段,密封套的小径段外部套有环形套,环形套的内壁可与如上所述的塞体的密封段相应配合,环形套上设有分别用于同外壳体相固定和用于锁定塞体的弹性销,外壳体内壁上设有用于与弹性销配合的环形卡槽,环形套与密封套通过剪销相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它同时具有端面密封和轴向密封,大大提高了密封的可靠性,下套管作业中可随时进行开泵循环,冲洗下部泥沙的堆积,循环后,不影响自动灌入泥浆,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锁式胶塞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双密封自灌式浮箍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自锁式胶塞,包括后部设有导向段的塞体1,所述塞体1其前部由前至后依次设有引导头2、环形卡槽3及密封段4,密封段4套有密封圈。
如图2所示,双密封自灌式浮箍,包括外壳体5、阀芯6、阀芯座7及密封套8,密封套8通过剪销9与外壳体5固定,当剪销9受压剪断时,密封套8下移并通过其上的弹性销10及外壳体5内壁的环形卡槽3进入到密封状态,所述密封套8上部设有外径小于所述外壳体5内径的小径段,密封套8的小径段外部套有环形套11,环形套11的内壁可与如上所述的塞体1的密封段相应配合,环形套11上设有分别用于同外壳体5相固定和用于锁定塞体1的弹性销10,外壳体5内壁上设有用于与弹性销10配合的环形卡槽3,环形套11与密封套8通过剪销9相固定。
自灌式浮箍安装在尾管的上端,下端是自灌式浮鞋。下套管作业中,泥浆通过浮箍孔进入套管内,省去了人工灌泥浆的作业,实现下套连续的作业。下套管过程中,可随时进行套管内的循环,以冲洗尾管泥沙的堆积,而避免下套管作业完成后,循环困难的发生,每次循环后不影响自灌。
该产品自灌式浮箍为固井的安全而设计为双重密封,一是底部密封头实现端面密封,二是自锁式胶塞轴向密封,使其达到完美的效果。
其原理如下:当注完水泥后,放下自锁式胶塞,运行至底部进入浮箍内,胶塞遇阻升压,将剪销9剪断,胶塞头进入密封套8内,推动其下行。此时环形套11中的弹性销10进入胶塞环形卡槽3中将胶塞锁住,实现上部的轴向密封。同时密封套8向下运行至其上的弹性销10进入外壳体5下部的环形卡槽3中,将密封套8锁住,并紧紧地压在密封球头上,实现下部端面密封。从而达到双密封状态,实现安全可靠的永久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双勇,未经曹双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341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井口安全阀控制系统
- 下一篇:自封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