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褐煤滚筒烟气预干燥发电集成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133691.4 | 申请日: | 2011-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26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 发明(设计)人: | 彭红文;汤晓舒;朱大宏;李惠民;王利华;刘红霞;张广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K3/00 | 分类号: | F23K3/00;F26B21/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申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4 | 代理人: | 艾晶 |
| 地址: | 10012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褐煤 滚筒 烟气 干燥 发电 集成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褐煤发电厂燃烧系统和褐煤烟气预干燥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煤炭等能源的需求不断扩大,能源短缺已成为现实。而我国拥有较多的褐煤资源,如何高效利用我国丰富的褐煤资源,一直是火力发电设计技术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褐煤资源的开发使得褐煤干燥技术愈来愈受到重视,我国用于选煤厂的煤干燥技术多是采用热烟气作为干燥介质,以往国内褐煤干燥受整体技术装备水平的限制,难以满足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随着煤炭企业整体技术装备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国褐煤干燥技术取得了较大进步,其中滚筒烟气干燥设备的热源为热烟气,采用直接干燥方式,干燥效率高,烟温适应能力强,目前已基本具备了工业化应用的条件。
如图1所示,其为褐煤干燥厂的滚筒干燥工艺系统图。原料煤斗1内的褐煤通过给煤机2输送至滚筒干燥机3的入料口,并将热烟气发生炉10内的燃油或燃煤产生的热烟气经由配风室11中的冷烟气或冷空气调节后,输送至滚筒干燥机的烟气入口,干燥后的煤料由滚筒干燥机3出料口排出,通过输送系统送至成品库;含粉烟气由滚筒干燥机3出料端的烟气出口排出,经袋式煤粉收集器4、袋式除尘器6处理到粉尘达标,经过引风机7升压、烟气脱硫装置5处理后,由烟囱8排出;袋式煤粉收集器4收集的煤粉由成型机9压制成型后,通过输送系统送至成品库。
上述滚筒烟气干燥技术是将褐煤处理后外运至用户,需设置单独的热烟气发生炉提供干燥热源,干燥后的褐煤粉化较为严重,粉化的干燥煤粉水分低、温度高,难以储存和机械输送,对干燥厂来说是个难题,还需要设置成型等辅助系统。因此,单独的褐煤干燥系统配置复杂,耗能大,干燥成本高。另外,干燥后的褐煤较长时间不能利用,还存在水分复吸和自燃的隐患。
褐煤属软质煤,是煤化程度最低的一类煤,其含水量较高,热值较低,如直接参与燃烧,大量的水分在燃烧气化的过程中吸收大量热量,炉膛容积较大,排烟温度(~150℃)较高,使得锅炉效率与烟煤相比大大降低,机组标煤耗相对较大,脱硫设备进口烟温高也使得脱硫系统耗水量较大;锅炉及燃烧系统主要辅机(磨煤机、风机、除尘器等),脱硫设备的造价均较高;另外,由于燃褐煤机组烟风煤粉系统主要设备耗能较高,机组厂用电率较高,使燃褐煤机组的技术经济指标比燃烟煤机组技术经济指标存在较大差距。
请参见图2所示,其为常规发电厂配有风扇磨煤机直吹式制粉系统的锅炉烟风系统图。锅炉煤斗13内的燃料经过给煤机2输送,并通过风扇磨煤机14的处理后,进入锅炉15燃烧,同时抽炉烟风机20将部分烟气输送至风扇磨煤机,送风机12将空气预热器18加热过的空气送至锅炉15内参加燃烧。锅炉烟气逐一经过省煤器16、脱硝装置17、空气预热器18、除尘器19,并经过引风机7升压后,进入烟气脱硫装置5的入口烟道内,经脱硫处理后,经烟囱排出。该系统中风扇磨煤机存在磨煤机冲击板寿命短,检修频繁,制粉系统漏风大,炉烟管道运行可靠性相对较低等问题。
请参见图3所示,其为常规发电厂配有中速磨煤机直吹式制粉系统的锅炉烟风系统图。在煤质条件适宜时均优先选择中速磨煤机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采用中速磨煤机21,并通过一次风机22将经过空气预热器18加热后的空气送至中速磨煤机21内,对比上述采用风扇磨煤机的技术方案,此中速磨煤机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具有系统简单、安全可靠、耐磨性能好,且噪音小、密封性好、使生产环境得到改善,运行、操作、检修方便的优点。但当煤质全水分在30-35%以上时,由于系统难以满足中速磨煤机干燥出力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专利将褐煤预干燥系统与锅炉燃烧系统集成,目的在于改善锅炉炉内燃烧,降低锅炉排烟温度,使得机组效率得以提高,节煤减排,并降低脱硫水耗。对于煤质全水分在40-45%以下的褐煤,还可以解决褐煤锅炉中速磨煤机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干燥出力难以满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褐煤滚筒烟气预干燥发电集成系统,包含依次连接的锅炉供煤装置、锅炉、省煤器、脱硝装置、空气预热器、除尘器、引风机和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依次连接的褐煤供煤装置、滚筒干燥机、袋式粉煤收集器和预干燥增压风机;
其中,所述省煤器的烟气出口或脱硝装置的烟气出口还与滚筒干燥机的烟气入口相连,滚筒干燥机的出料端与锅炉供煤装置相连接,预干燥增压风机的出口与脱硫装置的入口烟道相连。
进一步讲:锅炉供煤装置包含依次连接的锅炉煤仓、锅炉给煤机、中速磨煤机和一次风机;或者由锅炉煤仓、锅炉给煤机和风扇磨煤机构成锅炉供煤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336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