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折叠自行车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33013.8 | 申请日: | 201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991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于书斋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书斋 |
主分类号: | B62K15/00 | 分类号: | B62K15/00 |
代理公司: | 沈阳智龙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115 | 代理人: | 宋铁军;周智博 |
地址: | 110016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 自行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尤其涉及一种小巧的,可充分折叠的自行车。
背景技术
自行车是目前多数人出行所必备的代步工具,但目前的自行车重量和体积较大,有时候会遇到无处存放的问题或因为放在室外而出现丢失的问题,而且遇到恶劣的天气,需要乘汽车回家时,自行车不方便携带的问题就会更加明显,另外,外出旅游时,有时也会需要自行车,但现在的自行车很不方便携带,即使放在汽车里,也会因为体积较大而占去大部分的空间;而现在的市面上也出现了一些折叠的自行车,但其只能大致的折叠一下,折叠的效果仍然不是很好,无法解决现有自行车所出现的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折叠自行车,其目的是解决目前的普通自行车体积大而不方便携带的问题和现有的折叠自行车折叠效果不好的问题。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折叠自行车,包括前车轮、车把、横梁、脚蹬、后车轮和鞍座,脚蹬和鞍座设置在横梁上,前车轮通过前叉设置在横梁的前端,后车轮通过后叉设置在横梁的后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为由前梁和后梁构成的可前后折叠的结构,前梁和后梁之间通过折叠轴活动的连接在一起;鞍座的支杆伸进横梁上的卡套内并通过锁紧螺栓临时固定。
车把包括能向下折叠的左车把和右车把。
车把包括左车把、右车把、横桥和连接前叉的支杆;左车把和右车把通过横桥设置在支杆上,左车把和右车把各自通过转轴设置在横桥上;左车把和右车把之间通过挂环临时连接固定。
脚蹬包括脚踏板、轴承卡和可折叠在轴承卡上的折叠扣框;脚踏板通过脚登腿连接至折叠扣框,折叠扣框通过旋转轴与轴承卡活动连接形成可折叠结构,轴承卡固定在车中轴上。
折叠扣框为能套在轴承卡外围的框形结构或能扣在轴承卡上的半封闭的盒形结构。
优点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叠自行车,包括前车轮、车把、横梁、脚蹬、后车轮和鞍座,脚蹬和鞍座设置在横梁上,前车轮通过前叉设置在横梁的前端,后车轮通过后叉设置在横梁的后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为由前梁和后梁构成的可前后折叠的结构,前梁和后梁之间通过折叠轴活动的连接在一起;鞍座的支杆伸进横梁上的卡套内并通过锁紧螺栓临时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横梁为可前后折叠的结构,旋转的角度大于100度,折叠后前后车轮部分重叠,同时,车把可向两侧折叠,脚蹬也可以向内折叠180度,鞍座也可折叠,这样一来,整个自行车就可以充分的折叠,最大限度的缩小了体积,折叠以后的体积长宽厚仅约600mm *400mm*120mm,重量仅约为4kg,携带非常方便,很好的解决了自行车因为体积大而不方便携带的问题。
该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折叠充分,方便携带,利于在生活中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折叠以前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折叠以后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脚蹬的折叠情况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显示脚蹬的结构的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叠自行车,包括前车轮1、车把2、横梁3、脚蹬、后车轮7和鞍座8,脚蹬5和鞍座8设置在横梁3上,前车轮1通过前叉设置在横梁3的前端,后车轮7通过后叉设置在横梁3的后端,所述横梁3为由前梁15和后梁6构成的可前后折叠的结构,前梁15和后梁6之间通过折叠轴4活动的连接在一起,也就是说前梁15和后梁6之间可以沿字母B所表示的箭头方向折叠;鞍座8的支杆伸进横梁3上的卡套16内并通过锁紧螺栓14临时固定,也就是说当需要折叠时候,松开锁紧螺栓14,鞍座8的支杆就可以在卡套16内上下移动,以方便整体折叠;
如图2所示,车把2包括能向下折叠的左车把17和右车把18,也就是说左车把17和右车把18为分别独立的设计。
车把2包括左车把17、右车把18、横桥19和连接前叉的支杆20;左车把17和右车把18通过横桥19设置在连接前叉的支杆20上,左车把17和右车把18各自通过转轴9设置在横桥19上;当需要折叠的时候,左车把17和右车把18就可以沿转轴9旋转并从两侧向下折叠,而左车把17和右车把18之间通过挂环10临时连接固定,当需要折叠时,解开挂环10,分别向两侧折叠左车把17和右车把18即可,也就是说左车把17从左侧向下折叠,右车把18从右侧向下折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书斋,未经于书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330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提式折叠电脑桌
- 下一篇:辅助电源自动放电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