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加压式一次性输液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32817.6 | 申请日: | 201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134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显忠;王法赢;杜鸿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显忠 |
主分类号: | A61M5/155 | 分类号: | A61M5/15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7100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压 一次性 输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输液器,具体涉及不需要输液瓶与人体有重力高度差,不需要输液架,即可为病人输液的一种加压式一次性输液器。适合各种病人临床输液治疗,尤其适合大量失液、失血病人的快速补液、补血和颅内疾病引起的颅内高压、脱水,预防脑水肿等特殊应急医疗护理用。
背景技术
在临床医疗、护理工作中,静脉输液是最常用的临床治疗手段。当前,在医疗卫生行业中,普遍使用的是重力式一次性输液器;其输液瓶必须与人体有一定的高度差,依自然的液体压力才能输液。伤病员在担架上,在转院、检查、上下楼、野外等情况下,医护人员必须跟随高举输液瓶,很不方便。另外,在手术、急救、大量失液、失血的快速补液、补血和颅内高压、脱水、预防脑水肿等特殊应急医疗护理过程中,往往要进行加压、快速输液;而目前普遍使用的一次性输液器,很难满足上述输液的需要。
发明内容
为了克复目前普遍使用的一次性输液器的不足,更好的满足医疗护理工作的需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压式一次性输液器,不需要输液瓶与人体有重力高度差,克服依重力输液的局限性,不受空间条件制约,不需要输液架,就可达到为病员输液目的;即适于一般医疗救护的需要,又适用于转院、检查、手术、野外、转运、急救等特殊应急情况下的临床医疗护理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加压式一次性输液器,有空气过滤器、瓶塞穿刺针、滴斗、调解器、药液过滤器、输液针;其特征在于:输液盒内的上顶部有输液瓶钩,输液瓶底的瓶环挂在输液瓶钩上;空气过滤器下面的进气管穿过输液盒的上顶,空气过滤器的上端有空气过滤器帽连接加压管一头,加压管的另一头连接手动气泵的空气出口;输液盒内的右下侧竖向固定有滴斗,滴斗下部连接的输液管穿过输液盒的右下侧。本加压式一次性输液器,其空气过滤器、进气管、瓶塞穿刺针、输液管、滴斗、调解器、药液过滤器、输液针为一次性构件,也可采用市售一次性输液器产品;其它构件可重复使用。
本加压式一次性输液器,手动气泵的圆形弹性气囊两端有空气出口和空气入口,空气出口内有常闭气门,空气入口内有常开气门。
本加压式一次性输液器,输液盒的上顶部左侧有进气管插口,空气过滤器下面的进气管插入其中。
本加压式一次性输液器,输液盒内的右下侧有固定板,固定板上有通过螺钉固定的上下两对滴斗夹,滴斗竖向卡入两对滴斗夹内。
本加压式一次性输液器,输液盒的右下侧有输液管插口,滴斗下部连接的输液管插入输液管插口内。
本加压式一次性输液器,在使用时只需把输液盒放在患者身旁,按压手动气泵使输液瓶内的压力大于静脉压力即可为患者输液,输液压力、速度的大小由手动气泵很方便的控制;其输液盒、加压管、手动气泵可重复使用。
本加压式一次性输液器,不需要输液瓶与人体的重力高度差,克服了当前一次性输液器依重力输液的局限性,不受空间条件制约,不需要输液架,就可为患病者输液;适合各种病人临床输液治疗。伤病员在担架上,在转院、检查、上下楼、野外、转运等情况下不需要医护人员高举输液瓶;特别是适合手术、急救、大量失液、失血病人的快速补液、补血和颅内疾病引起的颅内高压、脱水、预防脑水肿等特殊应急情况下的临床输液治疗的需要。其结构简单,使用安全、快速、方便,适合各级医院医疗护理的需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说明书附图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中:1.空气入口,2.常开气门,3.手动气泵,4.常闭气门,5.空气出口,6.瓶塞穿刺针,7.加压管,8.进气管,9.进气管插口,10.空气过滤器,11.输液瓶钩,12.输液瓶环,13.输液瓶,14.输液盒,15.输液管,16.螺钉,17.滴斗夹,18.滴斗,19.固定板,20.输液管插口,21.调解器,22.药液过滤器,23.输液针,24.空气过滤器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显忠,未经王显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328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