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位测量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32269.7 | 申请日: | 201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750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韦永将 | 申请(专利权)人: | 韦永将 |
主分类号: | G01F23/24 | 分类号: | G01F23/2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方振昌 |
地址: | 529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位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位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水位测绳是测量水位的工具,可以用来测量钻孔中水位、水井水位、江河水位等。在水文地质工作中,水位测绳是必不可少的工具,而且经常用到。但是,目前市场上并没有实用的、成型的水位测绳,一些高科技产品比如超声波水位测量仪价格昂贵,而且也不一定适用于钻孔的水位测量。本文分析目前自制测绳的缺点,并提出改进方案。目前,测量比较浅的水位,比如30 m之内,经常是从测量仪器店买来带刻度的测绳,在绳头上绑上测钟,通过钟跟水面接触时的声响来判断水面位置,从而测出水位深度。这种测钟测量方法准确度低,而且深度也有限。由于市场上没有成套的设备,目前水文地质工作者常用导线、探头(空心绝缘塑料内部,镶有一根铁管,铁管与单芯导线相连)、转轮、万能表等,把探头跟导线接起来,在导线上标上刻度米数,自己制成测绳。它的测量原理是:在导线一端接上万能表的正极或者负极,万能表另一极跟大地相连,当探头接触水体的瞬间,形成导线、水、大地导体回路,电阻值由无穷大变为有限值,万能表就能检测到该变化,表示探头已接触水位,这时测量导线的深度即可得到水位深度。然而,自制测绳存在以下缺点:
(1)地质工作者在野外工作的时间有限,自己制作测绳,过程繁琐,而且浪费人力和时间;
(2)导线变形,导致测量结果不准。如果测量的水位深度在30 m以下,测绳需要承担自身较大的重力,导线绳就会拉伸变长,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
(3)容易误测。这个缺点由探头的结构引起。探头是一小截铁管,外面围一圈绝缘塑料,当测量的水面上层有污物时(如洗孔不干净),污物附粘在探头的铁管和绝缘塑料之间,甚至堵塞探头;由于污物本身潮湿,如果绝缘塑料也潮湿,就会导致通路和断路情况不明显,难以区分水位位置,导致测量不准甚至不能测量;
(4)容易受场地条件限制。如果地表没有可供利用的大地导体时,比如地表是水泥地板或者是在大桥上测量水面距大桥的深度,这种情况就不能测量;
(5)导线上的刻度米数标记常常会移位、脱落或标示数字老化、模糊不清,给测量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甚至错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测量准确、适用场合广、成本低廉的水位测量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位测量装置,包括绝缘体制作的分离式水位探头,所述探头上相隔设置有第一、第二探眼,该第一、第二探眼分别与第一、第二导线电连接,有升降机构与第一、第二导线连接并可带动探头上下活动,所述第一、第二导线末端连接有电阻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分离式水位探头上分别设置有开口相背离的第一、第二弧形凹腔,所述第一、第二探眼分别位于第一、第二弧形凹腔中。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第二导线分别是双芯导线中的芯线之一。所述双芯导线表面具有刻度,无弹塑性,可以弯曲。所述电阻表是万用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支架,支架上安装有用于缠绕双芯导线的转筒,该转筒上设置有摇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这种水位测量装置由于采用分离式水位探头,能准确区分水面位置使测量更精准,在水体有污物、地面没有可以利用的良好的大地导体时仍然可以使用,保障测量准确、适用场合广的水位测量装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位测量装置,包括绝缘体制作的分离式水位探头1,所述探头1上相隔设置有第一、第二探眼2、3,该第一、第二探眼2、3分别与第一、第二导线4、5电连接,有升降机构6与第一、第二导线4、5连接并可带动探头1上下活动,所述第一、第二导线4、5末端连接有电阻表。其中,所述电阻表是万用表。这种水位测量装置由于采用分离式水位探头和第一、第二导线导通,在水体有污物、地面没有可以利用的良好的大地导体时仍然可以使用,保障测量准确、适用场合广的水位测量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韦永将,未经韦永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322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