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菌粉针剂生产线中的粉尘吸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31143.8 | 申请日: | 2011-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102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9 |
发明(设计)人: | 刘萍;余山洪;王强;沈千万;陈继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制药制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3/02 | 分类号: | A61J3/02;B03C1/02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 代理人: | 马林中 |
地址: | 6117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菌 针剂 生产线 中的 粉尘 吸附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菌粉针剂生产线上的配套装置,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无菌粉针剂生产线中的粉尘吸附装置。
背景技术
无菌粉针剂由于剂型固有特性,导致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细小粉尘,并且粉末容易附着在西林瓶的外表面,引起各种污染。如果是高过敏药物,则会引起过敏人群的过敏反应,严重的过敏反应会危及生命。目前领域内常用的除去西林瓶表面粉末的方式是采用水洗的方式去掉粉末,但是水容易渗入西林瓶内部污染其内部的药物,因此在水洗时对装置与技术的要求较高,对药品的质量安全带来隐患,随着国家对药品质量要求的逐渐提升,因此如何去除西林瓶表面的粉尘越来越受到各大药剂生产企业的重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无需水洗就可去除西林瓶表面粉尘的一种无菌粉针剂生产线中的粉尘吸附装置。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无菌粉针剂生产线中的粉尘吸附装置,所述的吸附装置安装在粉针剂生产线上的主轨道上,它包括吸附管道与真空装置,所述的吸附管道呈T型状,吸附管道的底部与真空装置相密封连接,且T型吸附管道的上方还开有若干个吸附孔,吸附孔置于粉针剂生产线上的主轨道附近。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T型吸附管道的横截面呈八边形。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T型吸附管道通过软管与真空装置相连接,且T型吸附管道的下方设置有与软管相匹配的接管头。
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T型吸附管道的上方横向管道两端封闭。
还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粉针剂生产线上的主轨道上设置有西林瓶卡座,T型吸附管道上的吸附孔的位置与西林瓶卡座在同一条直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吸附装置根据吸尘器的原理,与无菌粉针剂生产线同步运行,在西林瓶从无菌针剂生产线上的主轨道通过时就直接将附着在其表面的粉尘吸去,实现不用水洗就可清除西林瓶表面粉尘的目的,避免了因为西林瓶外表面的粉尘对药剂品质量所带来的风险,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菌粉针剂生产线中的粉尘吸附装置结构简单,可以安装在各种规格的无菌粉针剂生产线上,应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种无菌粉针剂生产线中的粉尘吸附装置,所述的吸附装置安装在粉针剂生产线上的主轨道1上,它包括吸附管道与真空装置,所述的吸附管道呈T型状,,在T型吸附管道2的形状选择上,最好是采用横截面为八边形的管道,这样有利于在无菌粉针剂生产线上安装。T型吸附管道2的两端设置为密封状,底部与真空装置相密封连接,为方便真空装置的安装,在它与T型吸附管道2的连接方式上最好选择软管连接,在T型吸附管道2的下方设置与软管相匹配的管接头4。T型吸附管道2的上方还开有若干个吸附孔3,吸附孔3置于粉针剂生产线上的主轨道1附近,横截面为八边形的T型吸附管道2有利于在其上方开孔。另外粉针剂生产线上的主轨道1上设置有西林瓶卡座5,T型吸附管道2上的吸附孔3的位置与西林瓶卡座5在同一条直线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菌粉针剂生产线中的粉尘吸附装置在实际使用时,与无菌粉针剂生产线同步运行,在真空装置的作用下,使T型吸附管道2内产生负压,进而T型吸附管道2上的吸附孔3上产生向内的吸力,将无菌粉针剂生产线上悬空在西林瓶卡座5上的西林瓶上的粉尘吸附掉,实现无需水洗也能够清楚西林瓶表面粉尘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制药制剂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制药制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311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