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工器与壳体一体化的微波室外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30609.2 | 申请日: | 2011-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84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郝建波;颜斌鲁;杨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38 | 分类号: | H04B1/38;H01P1/207 |
代理公司: |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专利中心 11010 | 代理人: | 田俊峰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工器 壳体 一体化 微波 室外 单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工器与壳体一体化的微波室外单元。
背景技术
微波室外单元是工作于高频微波频段的收发信机,用于发射和接收微波信号,建立微波通信链路。微波室外单元对防水和信号的连接都有非常高的要求。如图1~4所示,通常的内置双工器的微波室外单元在接口处有两个平面11和平面22,这两个面要与天线接口配合,内置双工器上壳体1的平面11与天线接口的平面32配合,通过压缩天线接口端面上的密封圈33,保证设备防水;内置双工器2的平面22与天线接口的平面32配合保证信号连接。内置双工器2上设置有波导口21,天线接口上设置有波导口31。由于双工器和机壳的加工及安装过程中存在误差,平面11和平面22之间会有一定的间隙,为了兼顾设备的防水和信号连接要求双工器和机壳要有很高的加工精度,成本高而且可靠性差。目前常见的解决方式是将接口处机壳平面11加高,如图1、4、5所示,将天线端面上的密封圈33移到侧面34上,设备的防水通过曲面12和压缩天线侧面34上的密封圈来保证。这种方式需要微波室外单元机壳和天线接口都伸长,会增加天线和机壳的成本,而且由于安装过程中可能将天线接口侧面的密封圈挤掉影响设备的防水,可靠性也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工器与壳体一体化的微波室外单元,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微波室外单元成本高、可靠性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工器与壳体一体化的微波室外单元,所述单元包括:
微波室外单元上壳体,设置有安装双工器的双工器腔体,所述双工器腔体上设置有波导口;
双工器上盖,安装在所述双工器腔体上;所述双工器上盖上设置有天线接口配合部,所述天线接口配合部上设置有波导口。
进一步,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工器腔体上设置有两个波导口。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微波室外单元上壳体上直接加工出双工器腔体,将常规的天线接口处微波室外单元上壳体端面、双工器端面、天线接口平面三个表面配合实现防水和信号连接的结构简化为接口处双工器端面和天线端面两个面之间的配合,不仅能够同时很好的解决防水和信号连接的问题,而且能够降低结构件和双工器的加工精度要求,提高接口连接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内置双工器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内置双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内置双工器接口结构示意图;
图4是现有技术中天线接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现有技术中加高上壳体端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微波室外单元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微波室外单元上壳体内部接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双工器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双工器与壳体一体化的微波室外单元的结构示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微波室外单元成本高、可靠性差的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工器与壳体一体化的微波室外单元,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较为理想的结构形式,通过双工器下壳和微波室外单元上壳体一体化设计,将设备和天线的接口处简化为双工器端面一个平面,设备的防水分解为双工器、上壳体之间的密封和天线接口端面、双工器端面之间的密封两处。这样天线接口处就简化为天线端面和双工器端面两个平面的配合,不需要天线接口做任何改动,连接的可靠性也得到了提高。和以往的微波室外单元接口相比,该结构简单、成本低、可靠性高。
如图6~9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双工器与壳体一体化的微波室外单元,包括微波室外单元上壳体4和双工器上盖5。
其中:微波室外单元上壳体4上直接加工出双工器腔体41,双工器腔体41上设置有两个波导口42,用于实现与微波室外单元内部模块之间的信号转接。双工器上盖5中间有一个天线接口配合部51,用于与天线接口端面配合实现防水和信号连接,天线接口配合部51中间有一个波导口52进行信号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306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雪莲菌发酵的大豆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数字微波拉远覆盖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