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翻车机靠车位置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30369.6 | 申请日: | 2011-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87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龚九宏;段晓雨;冯立青;杨军;袁朝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7/48 | 分类号: | B65G67/48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胡镇西 |
地址: | 43008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翻车 车位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运输量大的港口、冶金、煤炭、热电等工业领域的翻车机卸车系统的附属设备,具体地指一种翻车机靠车位置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翻车机是用来将有轨车辆翻转或倾斜使之卸料的装卸机械,适用于运输量大的钢铁冶金、港口、煤炭和热电等工业领域。其工作原理是将车辆翻转到一定的角度,将散料卸到地面皮带上,由地面皮带机将卸下的散料运送到需要的地方。
翻车机卸料动作一般由翻车机内的自动控制系统发出命令进行操作,在运输敞车靠近翻车机时,需要检测翻车机的具体位置信号,以准确定位运输敞车的位置,实现准确的卸料动作。
现有的翻车机靠车检测装置一般安装在靠车梁上,其结构比较简单,基本上由弹簧、轴、轴套和传感器等组成,轴和轴套裸露在外,在使用的工业场合下,大量的粉尘、物料、油污及水等污物容易侵入轴和轴套的滑移面间,使翻车机靠车位置检测装置运动不灵活,且常常有油污和水渗入滑移面间,造成滑移面腐蚀,甚至夹死销轴。
现有的翻车机靠车检测装置工作时,当销轴被轻微卡住时,需由人工爬上靠车梁用大锤敲打,一般维护的频率是每2小时敲打1次,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当销轴严重卡死时,需由专业检修人员进行解体清洗,或更换零部件,延误生产。此外,当销轴被卡住,可能发出误信号,造成靠车检测假象,极易酿成机内车辆坠毁事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不易侵入杂物、伸缩杆运动灵活、检测准确的翻车机靠车位置检测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翻车机靠车位置检测装置,包括可与移动的运输敞车靠接的检测压板,所述检测压板的中部设置有感应尺,所述感应尺的旁边设置与其相配合的接近传感器,所述接近传感器安装在翻车机靠车梁上;所述检测压板的两端设置有与其垂直布置的自动伸缩装置,所述自动伸缩装置包括固定在翻车机靠车梁上的缸筒,所述缸筒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前压盖和后压盖,所述缸筒内设置有十字形伸缩杆,所述十字形伸缩杆的后段杆身上套装有复位弹簧,所述十字形伸缩杆的中部环台与前压盖的内侧抵接,所述十字形伸缩杆的前段顶端穿出前压盖与检测压板铰接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十字形伸缩杆的前段顶端设置有吊头,所述吊头内嵌置有关节轴承,所述关节轴承内设置有销轴,所述销轴安装在检测压板的吊耳上并通过开口销定位,将整个自动伸缩装置牢固地铰接在检测压板的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十字形伸缩杆的前段顶端至前压盖外侧之间的杆身上套装有柔性防尘罩。柔性防尘罩最好采用弹性橡胶防尘罩,可提高自动伸缩装置的密封性,防止杂物进入缸筒内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十字形伸缩杆的中部环台两侧分别设置有导向环和支承环,导向环用于十字形伸缩杆轴向运动时导向,保证伸缩杆的直线运动,支承环可有效防止十字形伸缩杆径向摆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前压盖的内腔壁面上设置有杆封组件和防尘圈,以提高自动伸缩装置的密封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前压盖和后压盖上开设有与缸筒内腔相通的注油孔,所述十字形伸缩杆的后段杆身上开设有延伸至十字形伸缩杆中部环台的Y字形注油通道。注入润滑油可防止缸筒内的十字形伸缩杆产生腐蚀和夹死,确保其运动灵活。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复位弹簧、十字形伸缩杆安装于缸筒内,十字形伸缩杆在密封状态下工作,粉尘、物料、油污及水等不易侵入。
2、在十字形伸缩杆上中心开设有注油通道,向缸筒内加注润滑油后,伸缩杆不易腐蚀、夹死,保证检测过程中运动的灵活性。
3、避免人工敲打现象,检测准确可靠,且消除了人身和设备的安全隐患。
总之,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用寿命长,制造成本低,在工业上适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翻车机靠车位置检测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检测装置中自动伸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中所示的翻车机靠车位置检测装置,包括可与移动的运输敞车靠接的检测压板16,检测压板16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感应尺17,感应尺17的旁边设置与其相配合的接近传感器18,接近传感器18安装固定在翻车机靠车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303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