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保健汽车座椅垫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29913.5 | 申请日: | 2011-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239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曾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颖 |
主分类号: | B60N2/62 | 分类号: | B60N2/62;B60N2/64;B32B3/30;B32B3/24;B32B27/12;B32B27/30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华辉;张玲春 |
地址: | 529100 广东省江门***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健 汽车座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用品,特别是涉及一种保健汽车座椅垫。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汽车用品后市场的消费持续增高,汽车座椅垫(坐垫或背垫或靠垫)也成为有车一族的主要消费品。根据季节选择一套舒适、实用的汽车座椅垫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汽车座椅垫,其材质构成多数是海绵、弹簧或二者的结合体,使用初期弹性较好,但时间长了不耐用;或者汽车座椅垫的透气性差,且司机长期开车和乘客长时间坐车,可能会感觉腰酸背疼,容易得职业病,进而损害司乘人员的健康。
因而,如何改进汽车座椅垫的结构及其材质构成亦是当前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保健汽车座椅垫,其能有效缓解司乘人员出现的人体腰部、颈部、肩部、臀部的脊椎骨骼容易僵硬、疲劳的现象。
以上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解决:
一种保健汽车座椅垫,包括一垫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基体上设有至少一凸起接触部。
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凸起接触部为3D网布。
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垫基体底下设有一防滑层。
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防滑层采用PVC发泡防滑网。
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垫基体包括一海绵层及分别上下贴合于所述海绵层的纺织面料层。
进一步的方案是,每所述凸起接触部通过一边带缝贴于该垫基体上。
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垫基体还包括一贴合包缝在其四周边缘的包边带。
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座椅垫为坐垫或腰垫或背垫或颈垫。
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座椅垫为坐垫或靠垫或背垫。
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垫基体上设有四处分别与人体臀部、腰部、背部、颈部相应 的凸起接触部。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见,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垫基体上设计凸起接触部,以借助凸起接触部对人体相应的部位进行挤压按摩,利于人体骨骼和精神放松;因此,本实用新型能有效缓解司乘人员开车坐车出现的人体腰部、颈部、肩部、臀部的脊椎骨骼容易僵硬、疲劳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将垫基体上与人体接触的凸起接触部使用3D网布(亦称3D材料),由于3D网布具有以下优点:采用独特的X-90°高密高弹材料编制而成,每平方厘米有多个支撑点,有效支撑人体的脊椎骨骼,消除疲劳,缓解压力,优越透气性能,好洗快干,不留细菌繁殖,有效清除皮屑和螨虫;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缓解使用者疲劳的效果更明显。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垫基体底下设有一防滑网层,保证本座椅垫在任何材质的汽车座椅上完全不会移位。
本实用新型在垫基体上设有一处或多处分别与人体臀部、腰部、背部、颈部相应的凸起接触部,使得使用者一次性针对多个部位进行挤压按摩,全方位地缓解使用者疲劳,效果极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保健汽车座椅垫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保健汽车座椅垫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0:垫基体 20:凸起接触部
22:纺织面料层 23:海绵层
24:纺织面料层 25:防滑网布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保健汽车座椅垫主要包括:一垫基体10和与该垫基体10上对应人体接触的受力部位设有一凸起接触部20。
该凸起接触部20为3D网布。
该凸起接触部20通过一边带40缝贴于该垫基体10上。
该垫基体10包括一包边带30、一海绵层23及分别上下地贴合于该海绵层23的纺织面料层22、纺织面料层24,该包边带30将纺织面料层22、海绵层23和纺织面料层 24的四周边缘包缝;其中,海绵层的厚度为9-18mm。
为了本座椅垫在任何材质的汽车座椅上完全不会移位,本实用新型在该垫基体10底下设有一采用PVC发泡防滑网的防滑网层25,该防滑网层25的四周边缘也包缝在该包边带30内。
实施例二
实施例一提供的结构是针对人体的某个部位;而本实施例提供的结构是能同时对人体臀部、腰部、背部、颈部作用。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保健汽车座椅垫主要包括:一垫基体10和该垫基体10上设有四处分别与人体臀部、腰部、背部、颈部相应的凸起接触部201、202、203、20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颖,未经曾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99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塑产品的模具结构
- 下一篇:一种自动进给的挤塑生产线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