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远红外线复合陶瓷中央活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29878.7 | 申请日: | 2011-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97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建国 |
主分类号: | C02F1/30 | 分类号: | C02F1/30;C02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2220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线 复合 陶瓷 中央 活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种形式的水净化装置,其大都仅具有过滤作用,只能将水中的杂质予以剔除,而不能改善水的结构,是其不足之处。
大自然中,雨雪落到大地之后,经过泥土、岩石层的层层渗透,不仅将水中的杂质过滤掉,还会将矿物岩石中储存的能量传递到水中,使自然界中的水充满活性。
本实用新型正是以此为原理所作出的创作,希望提供一种能够在过滤杂质的同时,赋予水活性的活水装置。
另外,现有的水净化装置,一般仅安装在厨房等饮用水供给处,居室中其他位置的用水点得不到净化,净化范围过于狭小。本实用新型针对这种情况,提供一种中央活水装置,使整个居室的用水点都能够享用活化后的活水。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远红外线复合陶瓷中央活水装置,使其能够在过滤杂质的同时,赋予水活性。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使整个居室的用水点都能够享用活化后的活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远红外线复合陶瓷中央活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一个活水器,该活水器的一端为进水口,另一端是出水口,该进水口通过一个常开进水阀与一根供水管相连通,该出水口通过一个常开出水阀与一根用水管相连通,该供水管与该用水管之间还设有一个常闭支路,该常闭支路与该供水管之间用一个常闭进水阀相连通,该常闭支路与该用水管之间用一个常闭出水阀相连通;
该活水器内从进水口一端至出水口一端设置有至少五个远红外线复合陶瓷颗粒层,任意两个相邻的远红外线复合陶瓷颗粒层中的颗粒粒径互不相同。
在一个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至少五个远红外线复合陶瓷颗粒层中的颗粒粒径依次减小。
在一个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至少五个远红外线复合陶瓷颗粒层中的颗粒粒径先递增再递减。
在一个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至少五个远红外线复合陶瓷颗粒层中的颗粒粒径介于3mm~30mm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能够在过滤杂质的同时,赋予水活性;而且,本实用新型能够使整个居室的用水点都能够享用活化后的活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远红外线复合陶瓷中央活水装置的整体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远红外线复合陶瓷中央活水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远红外线复合陶瓷中央活水装置,其具有一个活水器10,该活水器10的一端为进水口11,另一端是出水口12,该进水口11通过一个常开进水阀13与一根供水管20相连通,该出水口12通过一个常开出水阀14与一根用水管21相连通,该供水管20与该用水管21之间还设有一个常闭支路22,该常闭支路22与该供水管20之间用一个常闭进水阀23相连通,该常闭支路22与该用水管21之间用一个常闭出水阀24相连通。
如此一来,本实用新型正常使用的时候,自来水从供水管20进入活水器10的进水口11,在活水器10中得到过滤与活化后,从活水器10的出水口12进入用水管21中,然后往下供应给居室中的各个用水点(如饮用、洗涤、洗澡、卫生间等位置)。而当需要更换活水器10中的物料介质时,将该常开进水阀13与该常开出水阀14关闭,然后打开该常闭进水阀23与该常闭出水阀24,即可予以更换,非常方便。
如图2所示,是该远红外线复合陶瓷中央活水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该活水器10内从进水口11一端至出水口12一端设置有至少五个远红外线复合陶瓷颗粒层16,任意两个相邻的远红外线复合陶瓷颗粒层16中的颗粒粒径互不相同。通过该至少五个远红外线复合陶瓷颗粒层16的过滤与活化作用,使经过其中的水液的杂质被过滤出来,还赋予活化性能。
一般来说,所述的至少五个远红外线复合陶瓷颗粒层16中的颗粒粒径依次减小,可以得到很好的活化效果;而如图2所示,如图所示的六个远红外线复合陶瓷颗粒层16中的颗粒粒径设置为先递增再递减,这样可以很好地模拟自然界中岩石层的分布情况,得到更好的活化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建国,未经刘建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98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pH探头式煤矿酸性废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低压沸腾海水淡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