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数据缓存保护的RAID卡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29816.6 | 申请日: | 2011-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13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9 |
发明(设计)人: | 刘涛;宋晓锋;刘洪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1C7/24 | 分类号: | G11C7/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0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缓存 保护 raid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的一种RAID卡,具体的说是一种带数据缓存保护的RAID卡。
背景技术
随着用户环境数据吞吐量巨增,单台服务器配置的硬盘数量和容量都有了大幅度地增长,实现用户数据的有效可靠传输的意义日益明显,RAID卡已成为影响整机性能和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关注点。现有技术的RAID卡中普遍存在的不足在于:由于SAS 2.0信号的传输速率为6Gb/s,这样的高频信号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目前使用的SAS RAID卡采用表层走线的方式,抗干扰能力差,无法保证信号完整性,信号串扰能力较强;当硬盘与主板间进行大容量数据传输时,如果遇到系统掉电时,硬件数据缓冲区中的数据会造成丢失,数据得不到有效保护;目前硬盘与主板的直连方式,整体效率会依赖与硬盘,效率无法提升;目前的SAS RAID卡一般只有Power指示灯、工作指示灯和报错指示灯,在一些大规模集群和高容量存储应用中,客户需要对某片制定的硬盘进行操作,往往采取和软件列表对照的方法进行,但这种方法比较容易出错,如果是在对数据安全性比较高的应用中,这种做法带有很高的风险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的带数据缓存保护的RAID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该一种带数据缓存保护的RAID卡,其结构包括通用的SAS RAID卡,所述SAS RAID卡连接有内存颗粒芯片,该内存颗粒芯片设计有五个,所述的SAS RAID卡还连接有备用锂电池,该SASRAID卡的PCB板上的CPLD中设计有SAS硬盘独立定位电路。
所述的SAS RAID卡采用的是12层PCB板设计。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数据缓存保护的RAID卡设计有12层板来抗干扰,把信号层隔离开,既增强了抗干扰能力,又保证了信号的完整性,降低了信号的串扰影响;内存颗粒芯片组成硬件数据缓冲区,如当硬盘数据无法及时写入时,系统不必等待数据的写入,交由SAS RAID卡的硬件数据缓冲区即可,实现数据操作的异步性,提高整体效率;连接有备用电池,当遇到系统掉电时,SASRAID卡会自动切换备用的锂电池,持续刷新内存颗粒,以保证硬件数据缓冲区中的数据不丢失,起到保护数据的目的;从SAS的协议出发,通过板上CPLD实现了SAS硬盘独立定位的功能,增强了产品的易用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附图中的标记分别表示:
1、备用锂电池,2、内存颗粒芯片,3、SAS RAID卡,4、SAS硬盘独立定位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数据缓存保护的RAID卡作以下详细说明。
如附图1所示,该一种带数据缓存保护的RAID卡,其结构包括通用的SASRAID卡3,所述SAS RAID卡3连接有内存颗粒芯片2,该内存颗粒芯片2设计有五个,所述的SAS RAID卡3还连接有备用锂电池1,该SAS RAID卡3的PCB板上的CPLD中设计有SAS硬盘独立定位电路4,实现了SAS硬盘独立定位的功能。
所述的SAS RAID卡3采用的是12层PCB板设计,这样高速信号全部分布在内层,四个独立的电源层和地层,把信号层隔离开,既增强了抗干扰能力,又保证了信号的完整性,降低了信号的串扰影响。
这样本实用新型就能够提供数据缓存、工作状态指示、热拔插、故障报警等等功能,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98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互换型电源转接板
- 下一篇:阳台壁挂太阳能热水器低压水箱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