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纤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29686.6 | 申请日: | 2011-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021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吴锦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红建圣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38 | 分类号: | G02B6/38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何为;李宇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可提高耦光效率的光纤接头。
背景技术
在光纤通讯系统中,光收发次模块(Optical Sub-Assembly for Transceivers)为光讯号与电讯号转换中的重要媒介,光收发次模块分为发射光讯号的光传输次模块(Transmitting Optical Sub-Assembly,TOSA)、可同时容纳双方向讯息于同一光纤内的双向光收发次模块(Bi-direction Optical Sub-Assembly,BOSA)及可同时接收数字讯号及模拟讯号并发射数字讯号的三向光收发次模块(Tri-direction Optical Sub-Assembly,TRI-DI OSA)等类型。该TOSA、BOSA、TRI-DI OSA连结有一光纤接头10,如图1A所示,该光纤接头10包括一头套结构11及一光纤传输线12同轴设置于头套结构11中。通常该TOSA、BOSA、TRI-DI OSA与光纤接头10的光学对准需要一组精密的X-Y-Z移动平台以控制光纤传输线12的光纤13与TOSA、BOSA、TRI-DI OSA的发光组件作耦光对准,以将光讯号传送。
该头套结构11包含一套管14及一套圈(Ferrule)15同轴设置于该套管14内且位于底端,并使该光纤13的部分长度延伸至套圈15中。该套圈15的底面设有一斜面16,可防止反射光源射入发光组件,致使发光组件受到噪声的干扰。
如图1B所示,就几何光学理论而言,光束出射角度计算公式为nSIN(θ1)= SIN(θ1+θ2),n:光纤折射率,θ1:光纤在套圈端面的研磨角度,θ2:光纤轴线与光出射方向的夹角。
藉由该公式及光入射至光纤与光自光纤出射(即光入射角与光的出射角θ2)同轴向为最佳路径的理论,因此,该套圈15以直立方式设置于该套管14中,所以,发光组件17的光讯号入射方向与光纤13呈一直线,而不与光纤13的出射光射出同轴向,进而造成入射光讯号的损失,此缺失需要补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是在不改变发光组件的入射方向的条件下,提供一种可提高耦光效率的光纤接头。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光纤接头包括:
一光纤传输线,具有一光芯,一包覆于光芯外部的被覆层,及一包覆于被覆层外部的缓冲层,并使部分光芯露出光纤传输线末端;及
一头套结构,具有一套管及一套圈,该套管的内部具有一中心孔用以接纳该光纤传输线;及一倾斜孔通往该中心孔,用以接纳该套圈,该套圈的内部具有一穿孔用以接纳部分光芯,该套圈受到倾斜孔的限制而以倾斜方式设置于该套管中。
该套圈包含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第一端具有一导槽,该第二端为一斜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套圈受到倾斜孔的限制而以倾斜方式设置于套管中,这样即可使光出射方向与发光组件的发光讯号入射同轴向,使发光讯号降低入射时的损失,以提高耦光效率。
为了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详细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供参考与说明用,而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限制。
附图说明
图1A为已知光纤接头的断面图。
图1B为已知套圈以直立方式设置,其显示入射光讯号与出射光讯号的光路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光纤接头的断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光纤接头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显示本实用新型套圈倾斜一角度,其显示入射光讯号与出射光讯号的光路示意图。
标号说明:
光纤接头20; 光纤传输线21;
光芯22; 被覆层23;
缓冲层24; 头套结构30;
套管31; 中心孔32;
倾斜孔33; 套圈40;
穿孔41; 第一端42;
第二端43; 导槽44;
发光组件50。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红建圣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光红建圣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96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纤双向光电组件
- 下一篇:一种互感器在线检测用工装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