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配有顶杆结构的电容器铝壳落料拉深复合模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29015.X | 申请日: | 2011-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19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詹根祥;方哲;陈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临安奥星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45/04;B21D28/14;B21D22/20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王洪新 |
地址: | 311313***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有 结构 电容器 铝壳落料拉深 复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加工模具,具体是加工电容器铝壳用的落料拉深模。
背景技术
电容器铝壳通常需要采用模具冲制。该模具中(参见图1),上模座1的凸模固定板2上固定着若干个竖直往下延伸的凸模3;下模座5的上表面固定着凹模固定板4,凹模固定板上固定着数量与凸模相等、工作位置与凸模分别一一对应的凹模7;每个凹模中央还竖直设置一顶杆6,该顶杆的底端往下穿过凹模固定板和下模座,并通过一弹簧8可上下滑动地定位在凹模中。工作时,上模座在动力机构带动下进行竖直上下运动(方向为箭头A所示),对水平间歇运动经过模具的料带E(铝板)进行落料和拉深,最后获得所需要的电容器铝壳。
上述模具的不足是:由于电容器铝壳的长径比(长度和直径之比)较大,拉深过程中铝板的延伸量较大,铝壳半成品(尤其是部分已成型为细长形状的铝壳半成品,此时仍然与料带连为一体)容易卡嵌在凹模中而未能及时上升脱离凹模(仅靠该凹模中的顶杆的推力还不够),从而导致料带的运动受阻,甚至造成废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落料拉深复合模的改进,该模具应当具有料带运动通畅、生产效率高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是:配有顶杆结构的电容器铝壳落料拉深复合模,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下模座以及由动力机构带动并通过导轨与下模座作竖直相对运动的上模座;下模座上固定着若干个竖直布置的凹模,每个凹模的空腔中央竖直固定一顶杆,上模座上则固定着若干个与所述凹模一一对应相配的凸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上还配置至少一个用于向上顶推料带的顶杆结构。
所述顶杆结构包括一可滑动的副顶杆以及一位于下模座的下边且与一顶杆底端固定的联板,前述副顶杆可滑动地竖直定位在凹模固定板及下模座上的滑孔中且其底端与联板固定连接。
所述副顶杆的顶端较顶杆的顶端高2-5mm。
所述凹模固定板及下模座上的滑孔位于凹模之间的空隙部位。
本实用新型的整个工作过程是:机械通电启动,料带E在上模座1与下模座5之间往前间歇性移动(方向为箭头B所示),上模座往下运动带动凸模3对料带进行冲压;当凸模顶压料带连带着推压顶杆6向下运动时,副顶杆12也被联板带动一起下移,使得副顶杆的顶端沉入滑孔中(此时可避免料带运动受到影响);当凸模3向上运动时,顶杆在弹簧8的推动下上升,带动副顶杆一同上升使副顶杆的顶端伸出在滑孔外部;由于副顶杆12的顶端高于顶杆,所以就首先向上顶推料带,使料带拉动所有尚在凹模中的铝壳半成品向上运动进而脱离凹模,以利于料带的前进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能够向上顶推料带的顶杆结构,完全消除了现有模具存在的铝壳半成品容易卡嵌的缺陷,确保了料带运动的通畅以及产品质量,也相应降低了制造成本,具有普遍的推广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配置顶杆结构的电容器铝壳落料拉深复合模中,下模座5固定在机架上,上模座1可滑动地定位在竖直布置的导轨(导轨固定在冲压机机架上)上并由动力机构带动着上下滑动(与下模座作上下相对运动);下模座5上固定着若干个竖直布置的凹模7,每个凹模的空腔中央竖直固定一顶杆6,上模座上则固定着若干个与所述凹模一一对应相配的凸模3(凸模由凸模固定板2固定);这些结构均与现有的模具结构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是在所述下模座上还配置至少一个用于向上顶推料带的顶杆结构。
所述顶杆结构包括一可滑动的副顶杆12以及一与顶杆固定连接的联板10,该联板位于下模座的下边;前述副顶杆的底端竖直向下穿越过凹模固定板和下模座上的滑孔后与联板固定(图中显示是用螺栓11固定)。顶杆的底端也向下竖直穿越过凹模固定板和下模座后与联板固定(图中显示是用螺钉9固定)。
所述副顶杆应当高于顶杆;作为推荐,副顶杆的顶端较顶杆的顶端高2-5mm。
所述副顶杆的设置位置可根据副顶杆的数量和要求确定;设置多根副顶杆的,副顶杆之间可隔开一段距离。设置1根副顶杆的,该副顶杆的位置通常可在模具中间部位。所述副顶杆穿越的滑孔应制作在凹模之间的空隙部位(不能与模具运动部件干涉)。
所述与联板固定的顶杆也有选择,最好选择前几道凹模中的顶杆。因为前几道冲制的铝壳半成品多为短粗形状,不会嵌在凹模中;也就能够确保带动副顶杆正常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临安奥星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临安奥星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90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田高浓度恶臭废气UV光解净化设备
- 下一篇:旋转半球抽油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