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橡胶衬套缩径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28705.3 | 申请日: | 2011-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972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41/0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羡民;周晓萍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橡胶 衬套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特别是用于对汽车减震橡胶衬套外径收缩处理的橡胶衬套缩径模具,属模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行驶过程由于路面不平、发动机震动等因素不可避免的会造成车身震动,车身震动不仅影响乘坐舒适性,而且还会影响各种连接部件耐久问题。使用减震元件降低车身震动,已成为一种普遍采用的方法。一种应用非常为广泛的橡胶衬套由金属内管、金属外管和中间橡胶件构成,橡胶衬套制作过程中橡胶在180℃硫化成型后的自然冷却过程中会产生约2%的体积收缩,这种收缩现象会在橡胶衬套内部产生较大的预应力,严重影响轴套的耐久性。为了消除预应力,在生产过程中需采取了外径收缩法消除预应力,缩径模具是一种用于橡胶衬套外径收缩处理的专用模具。现有缩径模具主要结构包括上板、滑块孔板、下板、滑块组和底座,上板、滑块孔板、下板为螺栓连接,滑块组位于下板上,滑块组外表面与滑块孔板的内孔表面为角度匹配的圆锥面,缩径时将产品放置在底座上,由液压机带动缩径模具合模动作,滑块组在滑块孔板斜面的作用下均匀挤压产品,达到缩径的目的。这种传统模具存在的问题如下:1.在缩径过程中金属外管因缺乏必要的限位而被拉长,拉长量不易控制,易造成产品废品;2.滑块组外表面与下板内表面易磨损,需经常性保养,但而现有缩径模具结构拆卸安装麻烦,耗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可消除橡胶衬套外径收缩处理过程中外管被拉长的橡胶衬套缩径模具。
本实用新型所称问题是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一种橡胶衬套缩径模具,构成中包括底座、滑块孔板和滑块组,所述滑块组外表面与滑块孔板的内孔表面为角度匹配的圆锥面,其特别之处是:所述滑块组位于底座上,所述模具还设有上压头和下压头,其中,上压头下部设有衬套外管上限位盘,上压头固接滑块孔板,所述下压头上部设有衬套外管下限位盘,下压头下部与底座间设有弹簧。
上述橡胶衬套缩径模具,所述模具还设有调节环,底座上设有调节环槽,调节环位于调节环槽内,调节环高度高于调节环槽高度。
上述橡胶衬套缩径模具,所述上压头上部设有安装轴,安装轴与滑块孔板过盈配合;所述下压头下部设有定位轴,定位轴与底座间隙配合,所述弹簧套装在限位轴上。
上述橡胶衬套缩径模具,所述上压头下部设有衬套上限位轴,所述下压头上部设有衬套下限位轴,衬套上限位轴与衬套下限位轴共线。
本实用新型针对普通橡胶衬套缩径模具缩径过程中金属外管被拉长易产生废品的问题进行了改进,其特点如下:1.在滑块孔板、底座内分别设置上、下压头,上、下压头在橡胶衬套缩颈过程中对外管轴向限位,避免外管随缩颈被拉长,使产品质量得以提高;2.底座与上板间设置调节环,通过调整调节盘的厚度实现控制产品外管缩颈尺寸;3. 滑块设置在底座上,模具维护时,只需将调整环取下,滑块即可取出清洗,拆装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上板与上压头装配示意图;
图3是底座、滑块组、下压头、调节环装配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附图中标号表示如下:1.底座;1-1.调节环槽;2.调节环;3.滑块组;4.滑块孔板;4-1.滑块孔板内孔;5. 橡胶衬套;6.上压头;6-1.安装轴;6-2. 衬套外管上限位盘;6-3. 衬套上限位轴;7.下压头;7-1. 定位轴;7-2. 衬套外管下限位盘;7-3. 衬套下限位轴;8. 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图4,本实用新型由底座1、调节环2、滑块组3、滑块孔板4、上压头6、下压头7和弹簧8组成。滑块组由12块滑块对合构成,滑块组外表面与滑块孔板内孔1-1的内表面为角度匹配的圆锥面,滑块组设置在底座1上。底座上还设有调节环槽1-1,调节环位2于调节环槽内,调节环高度要高于调节环槽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87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