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动式自动汽车线套组装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128631.3 | 申请日: | 2011-04-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296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 发明(设计)人: | 宋延黎;王周理;李玉婷;王广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利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康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7 | 代理人: | 胡朝阳;孙洁敏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动式 自动 汽车 组装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线套组装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气动式自动汽车线套组装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线套组装设备是采用带气嘴上下合模吹气的方式。其结构如图2所示,汽车线套组装设备包括下模81、上模82和与所述上模固定连接的起重机构83,起重机构用于吊起上模,以便于开启上模和下模。但是,现有的汽车线套组装设备存在以下缺陷:密封性不好,对气压的要求很高,效率很低,噪音也很大;由于上下模厚重,搬运、维修都较麻烦,安全性也不高;一套机构只能做一种产品,需要专人组装气嘴,增加了设备成本和人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汽车线套组装设备密封性差和搬运维修麻烦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气动式自动汽车线套组装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设计一种气动式自动汽车线套组装设备,包括气动线套组装主体,所述气动线套组装主体包括:固定在气动线套组装主体上且相互可开合的上模和下模;设置在上模和下模上的汽缸;形成于上模和下模结合处的线套型腔;与所述线套型腔相通的空气加压入口。
所述空气加压入口设置在下模的侧面上。
所述上模包括上模主体、设置在所述上模主体上的上汽缸和设置在上模主体上的上型腔;所述下模包括下模主体、设置在所述下模主体上的下汽缸和设置在下模主体上且于所述上型腔相对应的下型腔;所述线套型腔由所述上型腔和下型腔构成。
所述线套型腔的一端设置有爪子,所述爪子由设置在所述上型腔上的上爪和设置在所述下型腔上且于所述上爪相对应的下爪构成。
所述上汽缸和上爪均为两个且一一对应,所述下汽缸和下爪均为两个且一一对应,且所述上汽缸和下汽缸在上模和下模闭合时呈“+”型分布。
所述气动式自动汽车线套组装设备还包括一用于固定气动线套组装主体的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定位所述气动线套组装主体的定位块。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上模、下模、汽缸、形成于上模和下模结合处的线套型腔和与所述线套型腔相通的空气加压入口。从而可通过气压涨开置于线套型腔的线套,使线材可轻易穿过线套。具有以下优点:轻便小巧,安全性能好,运输、维修都很方便;而且由于机构密封较好,噪音和对气压的依赖性都相对较小,能应对复杂结构的产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气动式自动汽车线套组装设备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气动式自动汽车线套组装设备的气动线套组装主体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气动式自动汽车线套组装设备的下模结构图;
图4是现有技术汽车线套组装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气动式自动汽车线套组装设备包括底座1、设置在底座上的若干气动线套组装主体2和用于定位所述气套组装主体的定位块3。其中:
底座1用于固定气动线套组装主体,其由方形的型材构成。
气动线套组装主体2包括上模21、下模22、汽缸23、线套型腔24和空气加压入口25。其中,上模21和下模22固定在气动线套组装主体上且相互可开合。上模21包括上模主体211、设置在所述上模主体上的上汽缸212和设置在上模主体上的上型腔213。下模22包括下模主体221、设置在所述下模主体上的下汽缸222和设置在下模主体上且于所述上型腔相对应的下型腔223。线套型腔24由上型腔213和下型腔223构成,主要用于放置线套4。上型腔213和下型腔223均设置在上模和下模的结合处的中心,从而使线套型腔24形成于上模和下模结合处。
在线套型腔的一端设置有爪子26,主要用于张开线套。爪子26由设置在所述上型腔上的上爪(图中未示出)和设置在所述下型腔上且于所述上爪相对应的下爪261构成。上爪和下爪的结构相同,且均由两个构成。
汽缸23由上汽缸212和下汽缸222构成,且上汽缸和下汽缸均为两个,且在上模和下模闭合时呈“+”型分布。所述上汽缸和上爪均一一对应,所述下汽缸和下爪均一一对应。空气加压入口25与所述线套型腔相通,空气加压入口可连接外部气管,通过外部气管对线套型腔施加气压。在本具体实施例中,空气加压入口设置在下模的侧面上。
气动线套组装主体还设置有用于将上模和合拢的主汽缸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利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未经乐利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86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系统模块化设计的电脑电视一体机
- 下一篇:一种电机控制面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