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逆流静脉留置针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28609.9 | 申请日: | 2011-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366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群;王秀彬;梁彦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立群;王秀彬;梁彦双 |
主分类号: | A61M25/06 | 分类号: | A61M25/06;A61M5/158;A61B5/153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陈晓光 |
地址: | 15001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逆流 静脉 留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防逆流静脉留置针。
背景技术:
现有的普通留置针通常是由肝素帽、针管、针管座、套管座和一端固定连接在套管座端头上的细长套管构成,套管座中心轴向设有与针管座前端相配的型腔,型腔与套管间设有连通通道,整体由柔韧无毒塑料制成,首次注射穿刺时,将留置套管套设在注射针外,同时刺入人体的动静脉中,完成输液或输血后拨出注射针,将留置套管留置在动静脉中,并在套管座中插接肝素帽防止凝血,以实现封管留置。但根据多年医疗经验和临床使用过程中反馈的信息,发现目前全世界医院使用的动静脉留置针产品普遍存在如下弊端:①留置针留置套管进入人体动静脉,操作人员看到回血后,须用左手紧按动静脉,右手快速接好已准备好的输液器接口,进行输液输血,此时如操作者动作不娴熟或未按紧动静脉,就会发生漏血、漏液,容易感染操作者。如果该病人是 SARS 、 A 功 S 、乙肝或其他传染病的患者,交叉感染导致的后果不堪设想。②普通留置针在输液后期需要专人监护,尤其输液接近完毕时,一定要格外小心,及时提醒医务人员将输液器接口撤出,否则就会引起大量且快速的血液回流。③留置针输液的过程中,此刻若需抽取病人的血液如进行化验,病人就无法避免再用注射器扎一针进行抽血,无形当中又加重了医护人员的护理量和病人的再次穿刺痛苦。④普通留置针首次使用后若需留置,必须接上配套产品肝素帽,在肝素帽内加入一定比例的肝素,防止凝血,以实现封管留置。根据临床医学经验,脑出血病人不可使用肝素液,但是脑出血病人又非常需要使用留置针,这成为目前无法解决的矛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操作容易、不会回流漏液,能避免交叉感染,同时适于脑出血病人使用的防逆流静脉留置针。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防逆流静脉留置针,其组成包括:套管座及连接在套管座前端的套管,所述的套管座里面具有密封塞,所述的套管座的尾端连接针管座,所述的针管座连接针管,所述的针管套装在所述的套管中,所述的套管座上具有连通所述的套管座的内腔的侧管,所述的侧管连接三通,所述的侧管上具有卡子,所述的三通管的两头分别具有盖帽。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侧管上设置卡子,能可靠地防止血液逆流;如需输液时,只要将输液器接入三通管上,打开卡子使得注射液顺利进入动静脉,输液完毕,用卡子将侧管关闭;因此能完全避免因操作不当引起血液回流,可避免交叉感染,在套管座中设置了橡胶密封塞,使得血封闭在套管座前端,绝不会有血液回流的危险,也无需人员监护;输液过程中如需抽血,可将不带针的注射器接口插到三通管的另一个管口处,即可进行抽血,抽血完毕,关上卡子即可,大大地减少了病人多次穿刺痛苦和医护人员的护理量;此外防逆流动静脉留置针由于不存在回血的危险,故不用担心血液与空气接触产生凝血,它与肝素帽配套使用时也无需再添加肝素液,适用于各种疾病的患者(包括脑出血或其他各类不可用肝素液的病人)使用,解决了长期困饶医学界的难题。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防逆流静脉留置针,其组成包括:套管座1及连接在套管座前端的套管2,所述的套管座里面具有密封塞3,所述的套管座的尾端连接针管座4,所述的针管座连接针管5,所述的针管套装在所述的套管中,所述的套管座上具有连通所述的套管座的内腔的侧管6,所述的侧管连接三通7,所述的侧管上具有卡子8,所述的三通管的两头分别具有盖帽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立群;王秀彬;梁彦双,未经王立群;王秀彬;梁彦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86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