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立体道路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28529.3 | 申请日: | 2011-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92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兴本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兴本 |
主分类号: | E01C1/04 | 分类号: | E01C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胡福恒 |
地址: | 100082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体 道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体道路,属于道路交通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人口以及城市交通流的增加,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交通问题普遍成为焦点问题。路网不畅、设施不足、交通拥堵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降低人民生活质量、削弱经济活力的瓶颈之一。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人均道路面积一直处于低水平状态。道路建设的滞后是道路面积不足的原因之一。这种滞后不仅使城市现有的道路功能变得混乱而低效,而且造成的时间浪费和行车成本损失是巨大的。近几年,大城市机动车增长速度越来越快。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私人汽车的数量更是增加迅猛。而在目前机动车日益增多、现有土地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只是简单的加宽路面来提高疏通能力不是最终办法。
为了缓解交通压力,提高疏通能力,许多大中城市大力兴建城市轨道交通。而现有的城市轨道交通与道路是分离的,对空间资源的利用并不合理。因此,对道路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建设立体道路,提高通行能力,才是解决交通拥堵的长效办法和根本途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体道路,该立体道路充分利用了道路的空间资源,布局科学合理,能有效的提高车辆的通行能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立体道路,由两条混行车道、小型车辆专用的双层车道和两条城市高架铁路组成,两条城市高架铁路位于道路中间,该两条城市高架铁路之间为小型车辆专用的双层车道,两条混行车道分别位于两条城市高架铁路的外侧。
所述城市高架铁路的轨道梁由间隔设置的高架桥支柱支撑,小型车辆专用双层车道的上层车道与高架桥支柱的连接处设置有两根水泥柱支撑上层车道的边梁,该两根水泥柱分别位于高架桥支柱的两侧。
所述相邻两高架桥支柱之间还设有一根支撑所述上层车道的水泥柱。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立体道路将城市轨道交通与道路相结合,无需占用绿化带,无需额外征地,充分利用了道路的空间资源。特别是在用地紧张和建设用地狭窄的地段,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立体道路更具优越性。
本实用新型的立体道路通过增设小型车辆专用的双层车道,对道路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布局,有效地缓解了城市交通的压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道路的侧面图。
图2为图1沿A-A方向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立体道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体道路,由两条混行车道1、小型车辆专用的双层车道2和两条城市高架铁路3组成,两条城市高架铁路3位于道路中间,该两条城市高架铁路3之间为小型车辆专用的双层车道2,两条混行车道1分别位于两条城市高架铁路3的外侧。
城市高架铁路3的轨道梁4由间隔设置的高架桥支柱5支撑,小型车辆专用双层车道2的上层车道6与高架桥支柱的连接处设置有两根水泥柱7、8支撑上层车道的边梁9,该两根水泥柱7、8分别位于高架桥支柱5的两侧。
所述相邻两高架桥支柱之间还设有一根支撑所述上层车道的水泥柱10。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道路在实际使用时,位于两条城市高架铁路之间的小型车辆专用的双层车道分别用于小型车辆的上行和下行,两条混行车道分别用于各种车辆的上行和下行。大车、小车分道行驶,可以有效的提高车辆的通行速度,从而有效的缓解交通压力。
本实用新型的立体道路将城市轨道交通与道路相结合,特别是在用地紧张和建设用地狭窄的地段,采用该立体道路相当于在修建一条城市轨道交通的同时开通了一条道路,充分利用了道路的空间资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兴本,未经张兴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85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书立
- 下一篇:一种聚风式风力发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