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静电布料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128205.X | 申请日: | 2011-04-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728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 发明(设计)人: | 陈森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森豪 |
| 主分类号: | D03D15/00 | 分类号: | D03D15/00;D03D13/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张全文 |
| 地址: | 51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静电 布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面料技术领域,具体的是涉及一种抗静电布料。
背景技术
布料尤其是化学纤维仿真织物的抗静电问题是一个老课题,但至今仍然没有获得突破性的进展。
目前,针对布料的抗静电问题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如在布料中增设导电金属丝以待解决抗静电问题。但是由于化学纤维和金属丝的收缩率不同,这种含有金属丝的布料在洗涤在具体的应用或洗涤过程中,极易发生经纱或/和纬纱的移位和褶皱等不良现象,从而严重影响了生产和美观。同时,由于金属丝的造价高,从而相应的增加了现有布料的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抗静电强的永久性抗静电布料。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抗静电布料,包括互相交织的经纱线和纬纱线,还包括导电纤维线,所述导电纤维线与经纱线和/或纬纱线交织。
优选地,所述导电纤维线作为经纱线或纬纱线进行交织,所述导电纤维线并排的间隔分布在抗静电布料中。
或者优选地,所述导电纤维线与经纱线或纬纱线结合并进行交织,所述导电纤维线并排的间隔分布在抗静电布料中。
或者优选地,所述导电纤维线分别与经纱线和纬纱线结合并进行交织,或者导电纤维线作为经纱线和纬纱线并进行交织,所述导电纤维线交叉、间隔的分布在抗静电布料中。
优选地,上述两两相邻的导电纤维线的间距为0.5~3.5cm。
进一步优选地,上述两两相邻的导电纤维线的间距为1~3cm。
优选地,上述抗静电布料的一面和/或两面还植有毛绒。
进一步优选地,上述毛绒为超细纤维丝或超细纤维线。
或者优选地,上述抗静电布料的一面和/或两面还设有磨毛。
上述实用新型抗静电布料通过设置的导电纤维使其具有良好的永久性的抗静电性能,按照JIS T 8118:2001标准测定,该抗静电布料的电荷密度≤6.6Q/cm2,甚至≤3.3Q/cm2,明显低于7.0Q/cm2的标准。同时,该抗静电布料能防尘,将该抗静电布料用作衣服布料时,能及时消除衣服上富集的静电,从而保持衣服的清洁并保证了人体的健康。
在进行抗静电布料设计实验时,发现导电纤维间距密切影响着该抗静电布料的抗静电性能,间距越小,该抗静电布料的抗静电性能越好,但是生产该抗静电布料的经济成本越高。因此,两两相邻的导电纤维线的间距优选为0.5~3.5cm,更优选为1~3cm时,该抗静电布料在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性能的同时,生产成本低,提高了该抗静电布料的市场竞争力度。同时,由于导电纤维线具有与经纱线和纬纱线相同或相近的收缩率的特性,使得该抗静电布料能在使用或洗涤后不会出现移位和褶皱,克服了现有抗静电布料中存在的不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抗静电布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抗静电布料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抗静电强的永久性抗静电布料。该抗静电布料包括互相交织的经纱线1和纬纱2线,还包括导电纤维线3。该导电纤维线3与经纱线和/或纬纱线交织。这样,由于导电纤维线的存在,赋予了该抗静电布料具有良好的永久性的抗静电性能,按照JIS T 8118:2001标准测定,该抗静电布料的电荷密度≤6.6Q/cm2,甚至≤3.3Q/cm2,明显低于7.0Q/cm2的标准。同时,该抗静电布料能防尘,将该抗静电布料用作衣服布料时,能及时消除衣服上富集的静电,从而保持衣服的清洁并保证了人体的健康。同时,由于导电纤维线具有与经纱线和纬纱线相同或相近的收缩率的特性,使得该抗静电布料能在使用或洗涤后不会出现移位和褶皱,克服了现有抗静电布料中存在的不足。
优选地,如图1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导电纤维线3作为经纱线1或纬纱线2进行交织,使得导电纤维线3并排的间隔分布在抗静电布料中。该导电纤维线3直接作为经纱线1或纬纱线2进行交织,有效提高了抗静电布料的生产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森豪,未经陈森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82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